超高层双曲弧面单元式幕墙安装技术

   2020-10-03 幕墙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编辑:门窗资源网 坤书
1 工程概况
  源昌凯宾斯基大酒店工程地上47层,高度为198米,总建筑面积为80462.96m2。位于厦门的主要交通要道湖滨南路及湖中路交叉口东北侧,紧临厦门主要景点白鹭洲公园及筼筜湖。外形为独特新颖的“双帆”造型。

  立面主要为单元式隐框幕墙系统,玻璃单元式幕墙20782.7m2,石材及百叶单元式幕墙890m2,单元式幕墙系统共计21672.7m2。

  2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 → 预埋件埋设 → 安装吊装设备 → 校核单元转接件的准确度 → 设置安全警戒区 → 运送单元件 → 单元件吊装 → 单元件拼装 → 单元件微调 → 构造水密封胶 → 下一片单元件安装 → 验收
  3 测量控制技术
  3.1 测量准备
  3.1.1 基准点、线的确认
  幕墙测量放线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及基点布置图,对控制线、轴线、起始标高以及底层的基准点进行检查确认。并填写轴线、控制线记录表,请监理单位给予认可。

  3.1.2 标准层的设立
  依据整个大楼首层的基准点,在首层、四层、八层等每隔四层作标准控制层。底层基准控制点作为一级控制点,采用铅垂仪传递基准点,从底层通过光孔直接传递至顶层,作出各标准层的中心控制点。

  3.1.3 内控线的布置
  将结构控制线进行内移,内控线离结构面为1000mm。

  3.1.4 结构外围分隔控制线的测量
  以轴线、基准点、控制线作为一级基准点,在底层投出外围控制线,用测距仪测出外控制线的距离,用全站仪测出各外控制线延长线的交汇点,通过确定延长线上的交汇点加密二级控制点,各二级控制点之间互相连线成闭合状,形成二级控制网。

  3.2 平面测量放样
  本项目工程的幕墙平面由直线段、弧线段及弧直过渡段三部分组成。考虑到直线段测量放样技术较成熟,本文不进行说明。

  3.2.1 弧线段放样
  本工程弧线段放样采用直线渐变弧线放样方法,即以单元件的宽度为弦长拟合建筑外形的弧线。借用cad辅助放样,出大样详图给安装工人使用,确保弧面放样达到安装要求。

  3.2.2 直线与弧线相接处放样
  直线与弧线相接部位采用弧直交汇法放样,依据直线在外弧的内侧和外侧按下面两种方法分别进行放样。采用cad辅助出大样图给安装工人使用。

  ⑴ 直线段在弧线外侧时采用外弧相切法。

  从弧直交接处开始用单元件的宽度相切弧线段,逐片单元件相切弧线外弧面进行拟合。

  ⑵ 直线段在弧线内侧时采用内弧相拼法。

  从弧直交接处开始用单元件的宽度作弧线段的内拼弦,逐片单元件内拼弧线的内弧面进行拟合。内拼的结果比照设计图进行确认。

  3.3 高程测量放样
  3.3.1 层间标高的设置
  通过激光测距仪把高程打到标准层上。其它楼层通过外立面上悬挂10kg重物的鉴定钢卷尺,用大力钳把钢卷尺夹紧,静置后用等高法分别测量计算出各楼层的实际标高。每层设立1米水平线作为作业时的检查用线,并将各层高度分别用油漆记录在立柱或剪力墙的相应位置处。

  3.3.2 单元件安装的标高控制
  ⑴ 每隔3~4片单元件设高程控制标线,标线处的高程控制采用红外线三维定向水平仪进行控制。

  ⑵ 其它部位的单元件高程采用水平尺进行控制。依据标线处的单元件通过水平尺控制相邻单元件的标高。

  3.4 外立面竖向拼缝控制
  采用外侧双经纬仪控制安装轴线标线,并在建筑外墙弹墨线标识。从而引导精确安装施工用;

  4 单元件吊装及拼装技术
  4.1 单元件吊装
  4.1.1 吊装设备
  设计并定制吊装小吊车。通过设计计算、制作吊装专用小吊车三台。在吊装小吊车正式起用之前请专家进行论证、并报监理及业主批准通过后使用。在使用前组织专人对小吊车进行现场专项检查。在正式吊装前进行试吊装。针对现场单元件在0.4吨至1吨的重量,按0.75吨、1吨、1.3吨三个重量进行试吊装,试吊装时按每个试吊重量分别采用上升2~3米高后让其自由下落三次,从而检测小吊车的安全性,试吊装结果表明小吊车能充分符合现场最大单元件1吨的起吊工作。

  4.1.2 较低楼层吊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