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应急疏散与逃生培训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4时47分09秒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知识、增强本领、学会和同学间和睦相处、加强交流的乐园,幼儿园消防安全直接影响园方的教学秩序和幼儿的健康成长。作为幼儿园,保护孩子的安全是园方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如何做好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是摆在每名幼儿园教职员工面前的一项课题。透过火灾案例,我们看到了什么?

    从该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发生火灾对家庭带来的伤害,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对该幼儿园后期调查的情况来看,该幼儿园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没有确定各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部分老师和保育员未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缺乏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自救技能,这也是导致人员伤亡增大的重要因素。大家也看到了,事后,相关的责任人和管理人员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疏于管理种下的恶果。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分析探讨。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幼儿园可能存在哪些火灾隐患呢?

    一、幼儿园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

    1、手续不完善,存在“先天性”的火灾隐患。部分幼儿园集中在居民住宅区开办,旨在为附近的居民提供方便条件,一般都未经消防部门许可,在具备一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的条件下就能开办,因此,也就忽略了在房屋结构以及装修设计防火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这种火灾隐患也就是“先天性”的特点。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畅通。严格控制人员出入是幼儿园的特点,尤其是为防范儿童走失和其他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有的幼儿园在教室窗户、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处安装防盗窗和铁栅栏,还有的在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影响疏散通行,造成人员疏散不畅。

    3、消防器材维护、保养不到位。有的幼儿园虽装有室内消火栓,但拧开一看,滴水不出,形同虚设。有的虽然是配备了水枪、水带、应急照明灯、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但因为怕撞伤小孩就把器材存放在库房里;有的缺少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从而导致设施器材损坏、失效,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无法达到应急使用的效果。

    4、用火用电管理不规范。部分幼儿园对用火用电的管理不够重视,在幼儿园使用明火无人看管的现象,有的电器线路私拉乱接,有的关园离开后忘记关闭电源,有的对园区的供电线路长期疏于检查,导致电气线路老化、短路、超负荷运行等情况而不能察觉,而引起火灾;还有的幼儿园老师有吸烟的习惯,平时不注意对烟头的处理,烟头乱扔,一旦接触可燃物质,就极易引发火灾。

    二、建筑防火要求

    1、选址要求:幼儿园应布置在安全地点,工矿企业所设的幼儿园应布置在生活区,远离生产厂房和仓库,如条件受限制,应至少与甲乙类生产厂房保持5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与周围的民用建筑防火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2、布局要求:幼儿园一般宜单独建造,不应设置在高层建筑内,当必须设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并应设置单独出入口。幼儿园不能设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平屋顶可做为安全避难和室外游戏场地,但应有防护设施。

    3、疏散要求: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应设双扇平开门,其宽度不应小于1.20m。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和推拉门。

    4、装修防火要求:幼儿园建筑的室内装饰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吊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25小时的难燃烧体。

    5、幼儿园建筑安全疏散方面的建议:一是每层楼设置应急疏散平台,有条件的在每个教室、活动室、寝室均设置应急疏散平台;二是在教室或者疏散楼梯侧设置滑梯等辅助疏散设施;三是建筑高度控制在3层以内,并采用外通廊式建筑。

    三、幼儿园的消防安全管理

    (一)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1、制定消防安全制定,明确管理人和责任人。幼儿园领导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建立完善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人和管理人,将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幼儿园考评范围,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考评,形成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每个部门、每名教职员工都能按照要求认真履职尽责。

    2、建立校园家庭联防制度。针对幼儿园附近经常在家的成年人和幼儿家长组成幼儿园的志愿消防队伍,建立应急救援制度和人员台账,登记联系方式和住址,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便联系的工作平台,在发生火灾时,能第一时间通知这些人员到场参与处置,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

    3、建立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幼儿园应定期举办消防安全集中培训,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及教师定期讲授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教职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幼儿园应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组织儿童以讲故事、看图片、做游戏、学消防安全歌曲、实例讲解、参观消防队等通俗易懂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引导教育他们认识火灾的危害,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不玩火柴、打火机、蜡烛、蚊香、电插座等;幼儿园可以通过消防演练、举办消防趣味活动竞赛、观看防火教育影片等活动,教给孩子在紧急状况下的应变措施,让他们知道在发生火灾时如何应对,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幼儿园还可以安排由孩子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消防安全家庭作业,制定家庭消防安全疏散图等方式,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模式,带动家庭成员提高防火意识。

    4、制定完善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

    (1)预案制定应全面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核心部分是应急疏散;

    (2)预案制定应注意结合教职员工、管护人员的作息时间和值班守护制度,对正常工作时段、夜间少数人员值班时段和周末、节假日人员轮休时段,应区别对待;

    (3)预案制定应充分考虑专业消防队接警后赶赴幼儿园的路程和时间,超过15分钟的,应立足自救;5分钟以内能赶到的,应立足于联合施救;

    (4)预案制定应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科学客观的制定原则,充分尊重预案参与人的意见,充分考量预案参与人的心理、生理、习惯及行为特点,把握科学规律,吸收实践经验,不断修改完善;

    (5)预案制定完成后,应向本预案涉及的全体人员进行公布,对需要牢记和熟练掌握的内容,宜通过张贴上墙、制作卡片、反复宣讲、多次演练等形式向预案参与人灌输,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和行动。

    (二)加强管理,重在经常

    1、加强检查和巡查

    (1)日常防火检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