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建材产业加速融合发展

   2020-07-10 门窗幕墙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0日 19时13分37秒

近日,《中国建材报》记者到广东佛山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调研采访,巧遇了广西藤县、重庆荣昌、江西高安、湖南郴州等地方招商团。据同行的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以泛珠三角地区兄弟省市为主的外地招商团队几乎都派有专人常驻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惠州、肇庆、云浮、清远等地,当地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接待外地招商团已成为一种常态。
  
  该负责人告诉《中国建材报》记者,近年来泛珠三角地区产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2016年3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泛珠三角地区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速。陶瓷、石材、家具、门窗、灯饰等建材工业作为广东的优势产业,成为兄弟省市招商对接的重要领域和热点之一,也是广东向泛珠三角兄弟省市转移和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仅陶瓷行业,最近5年就有近百家企业走出广东,到广西、江西、四川、重庆、湖南、贵州、云南等地投资办厂,投资总规模逾千亿元。继陶瓷之后,家具、门窗、石材成为近两年的产业转移热点,目前在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项目投资规模都达到数百亿元。
  
  快速发展的交通是推动泛珠三角地区产业融合的关键动能之一。日前在佛山召开的一场“泛珠区域高铁经济带建设工作现场会”,将粤桂黔三省产业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6场产业对接会、37个代表性合作项目、集结了三省13座城市的名优产品展示博览会……勾勒出一个生机盎然的区域大市场。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一个亮点。它是以贵广、南广高速铁路为主轴,充分发挥高铁高速度、大容量、快速便捷的通道优势和纽带作用,以城市发展带、产业合作带、黄金旅游带为依托,推进沿线资源、人才、技术、市场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合作示范区域。2015年9月,首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在佛山南海举行,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贵港、贺州、贵阳、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13个市州共签约合作项目71个。三年多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成效日益显著,以佛山陶瓷、家具、型材和门窗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在高铁沿线遍地开花,建材、家居等全产业链合作正在形成。截至目前,粤桂黔高铁沿线13地已达成合作项目160多个,投资总额达2500多亿元,其中与建材、家居相关的项目占据了相当比例。而统计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沿线13市州GDP从40043.52亿元增长至51653.19亿元,增长率达29%。
  
  广西梧州是佛山陶瓷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也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成效最为明显的受益地之一。其下辖的藤县是广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2009年,该县依托西江的水运交通优势和当地丰富的高岭土等陶瓷生产原材料资源,抓住东部省市推行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派出多支队伍赴广东佛山等地引资招商,当年9月,中和陶瓷产业园即在藤县开工建设。此后,一批佛山陶瓷企业陆续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产业聚集效应逐步形成。梧州市副市长徐文伟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该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60%来自粤港澳地区,其中不锈钢、陶瓷产业全部由广东转移过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其中藤县的陶瓷产业集群发展尤为迅速。今年5月8日,蒙娜丽莎集团广西藤县基地正式签约,计划新建10条陶瓷生产线。如今,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已从一片荒山变为拥有21家陶瓷企业、201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园区,被誉为“南国新陶都”。
  
  与广东肇庆交界的广西贺州亦不甘落后,两地携手建立了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从2014年示范区建立以来,该区迎来了大批企业进驻,其中60%的企业都来自广东,涉及不锈钢产业、陶瓷建材产业、塑料制品产业等。有关公开资料显示,近三年来,贺州共引进广东客商投资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达376个,投资总额617.71亿元,占总投资额89.66%,到位资金321.77亿元,占总项目到位资金的60.63%。目前,贺州正在立足自身区位、生态等优势,结合产业基础,规划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西园贺州分园,重点发展新材料、绿色食品和康养等产业。
  
  广西、贵州也是广东家具企业西移的主要目的地。粤桂黔家具采购联盟有关负责人表示,广西、贵州两地拥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而广东佛山顺德、南海等地拥有完善的家居产业链,该联盟让三地家具产业实现了无缝对接,比如维尚家具、金贤华家具、耀东华装饰公司、高升家具等三地上下游企业达成了合作,2017年共采购家具原材料超过20万立方米,比2016年增长超过30%。目前,佛山市南海区部分家具企业正陆续入驻贵州长田家具城,打造南海家具品牌体验馆,加快布局西南家具市场。
  
  除了陶瓷、家具,泛珠三角区域的水泥、玻璃等建材产业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总部位于深圳的华润水泥,目前大部分生产基地都在泛珠三角区域,是泛珠区最重要的水泥提供商。广东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则斥资10.5亿元,在贵州安顺市投资设立了“贵州华兴”。
  
  而除了广西和贵州两省,湖南、重庆、江西、云南、四川、福建、海南等省市也承接了珠三角地区的建材产业大转移,比如四川夹江、重庆荣昌、江西高安、丰城都是佛山陶瓷企业的转移地。
  
  与广东建材企业西移相对应,广西、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生产的建材产品大量销售到珠三角地区,并出口到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地区。据广西碳酸钙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广西生产的碳酸钙粉体材料绝大部分销售给了珠三角涂料企业。
  
  业界权威人士表示,建筑材料是保障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原材料产业,它既是资源密集型产业,也是正在大力推进技术装备升级的市场跟进型产业。珠三角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也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高度融合的先导区,而与珠三角相邻的兄弟省市区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随着高铁、高速公路、水运等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进一步提速,建材工业亦将得到同步快速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