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宣布外资电池彻底放开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4时24分00秒

    12月6日,工信部发布了2019年11批补贴目录,这批目录展现出来的一些信息非常关键。

    1.国产特斯拉进入补贴目录

    在全系特斯拉进入免税目录后,国产特斯拉也进入补贴目录,从整备质量1614不难看出,就是所谓”标准续航升级版”,按照政策可以拿到2.5*0.9万元的补贴。

    我们看到进入目录的有两个配置,电池能量密度有所不同,分别是145和153wh/kg(低于160wh/kg只能拿0.9倍补贴),跟国内的电车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续驶里程也有稍许差异。

    

    

    为何会有两个能量密度?其实是因为特斯拉通过同一个车辆型号分别搭载了松下和LG两家公司的单体,这也可以确认是初次出现搭载国外电池单体的车型进入补贴目录的情况,尤其是韩系电池,象征意义及其巨大。

    

    

    国产特斯拉进入补贴目录,意味着国内市场对外资品牌的彻底开放,对特斯拉2020年终端销售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当然自主品牌也会受到一定冲击。

    2.海外电池企业彻底放开限制

    除了一路开绿灯的特斯拉,这批目录里面还有其他车型也在用国外电池,据简单统计,比如用了SK电池的北京奔驰,用松下的广汽丰田,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电池单体是进口还是国产的,都可以进入补贴目录。

    车辆型号车型名称电池单体供应商

    特斯拉TSL7000BEVAR0Model3松下(进口)、LG

    北京奔驰BJ7205JLHEV6E级PHEVSK

    广汽丰田GTM7000XBEVCH-R松下(大连)、三洋(进口)

    加上前期特斯拉全系进入免税目录,可以总结出来的规律是:进口新能源车一律可以进入免税目录,而国产新能源车无论用的哪家电池,也都可以进入补贴目录(只要是国产车就行)。

    近期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本间哲朗表示,特斯拉上海工厂第一批产品松下没有提供电池,不排除今后可能为特斯拉上海厂供应电池。

    此外他还透露,松下目前在中国有三座电池厂,其中苏州和无锡工厂是锂电池,大连工厂是专门做电动车的电池。据了解大连工厂规模非常大,投资约2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9亿元);一期已经生产,二期刚投产,三期正在规划。

    据了解,松下是特斯拉电动车的电池供应商。此前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已与全球第二大锂离子电池制造商LG化学达成了电池供应协议,这些电池最初将用于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3,之后将用于ModelY。

    如此一来,表示国家默认放开了包括韩系电池在内的所有外资电池企业的限制,所有企业都可以放心的根据自身需求,去选择合适的电池供应商。比如之前跟LG打的火热的吉利,又或者像大众、奔驰这样的企业,将一部分订单给韩系电池似乎也是必然的选择。

    中国外资政策正经历40年来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调整优化,经贸规则、制度与国际通行惯例深入接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速落地,反映到汽车产业上,显著的结果是股比限制正在逐渐成为历史。

    新能源汽车产业站在时代交汇处,开放的节点已然到来。

    6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公告显示,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这就意味着,存续4年之久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被正式取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之所以被称作“白名单”,是因为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只有搭载进入《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的电池车企生产的动力电池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继而获得补贴,也就是说,一旦动力电池进入“白名单”就得到了直通补贴的优先权。

    当然,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共有57家,均为本土企业,日韩企业无一入围。这意味着,日本松下、韩国LG等巨头,已经开始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们正面交锋。

    早在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时,三星SDI、松下以及LG化学等外资优质动力电池企业就已经做好了进军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规划并初步实施。

    然而后来由于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导致使用外资品牌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无法拿到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原先使用外资品牌电池的车企纷纷转向国产品牌动力电池,与此同时这些外资品牌电池企业也开始放缓进入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节奏。其中,三星SDI在2017年暂停了西安工厂二期项目的建设,SKInnovation(简称SKI)关停北京工厂,LG化学则把它位于南京的电池工厂转让给吉利集团旗下的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即将于2020年年底退出以及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取消,外资品牌电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开始逐步被清除,在未来几年内它们必将会重返中国市场。

    事实上,在2018年它们开始为再次进军中国市场做准备了。其中,LG化学于去年7月宣布投资20亿美元在南京建设年产能为32GWh的动力电池工厂,预计将于今年10月开始量产,2023年全面达到规划产能;2018年12月,三星SDI宣布重启西安动力电池工厂的二期项目,同时松下宣布将投资数亿美元用于提升其位于大连的动力电池工厂的产能。

    自2018年以来,SKI在该动力电池的投资一直持平甚至超过了友商LG化学和三星SDI。根据SKI的产能计划,到今年年底,其电池产能将从目前的5GWh提升至20GWh,而在2020年这一数字将升至40GWh,并且在2025达成100GWh的总产能。

    除了生产动力电池,SKI在隔膜上也未曾放松:目前,SKI位于韩国的曾坪工厂每年生产3.6亿平方米的锂电池隔膜。

    去年10月,SKI宣布在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投资兴建4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和3条陶瓷涂层隔膜生产线,争取从2020年第三季度起投入量产,工厂所生产的各种隔膜产品将提供给电动汽车和IT领域电池厂商。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以来SKI计划在全球总投资约5万亿韩元(约288亿人民币)在匈牙利、中国、美国和德国扩充电池产能或合建电池工厂,预计后期投资还将继续增加。

    有分析指出,外资电池企业一般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进军中国市场,冲击的不仅是本土第二梯队企业,对头部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可能都会造成较大影响;且随着2020年新能源补贴彻底取消,届时本土电池企业将直面来自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挑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