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节点已至

   2020-10-05 聪慧网sxxjymy10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10月05日 07时34分31秒

    慧聪涂装网讯: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28年以来的首个负增长,但新能源汽车仍然保持了大幅度增长态势。展望2019年汽车市场,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而新能源汽车也成为拉动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动力。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19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相关专家就当前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热点和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于目前正处于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众多权威专家在会上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既有着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正视问题,推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节点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了10年的发展,赢得了先发效应。在这10年中,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几乎每年上一个台阶,市场对电动车的认可程度一年比一年提高。由之前完全靠政策推动的市场,转向了由政策和市场双驱动。

    “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是一个关键节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个是补贴政策退坡,另一个是外资大举进入。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这是巨大挑战。”陈清泰说。

    2018年,汽车产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市场下滑,但长期向好的发展前景没有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然保持了良好势头。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了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59.9%和61.7%。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也稳步提升。到2018年底,我国量产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265Wh/kg,成本控制在1元/Wh以下,提前达到2020年的目标水平。与2012年相比,能量密度提高了2.2倍,成本下降了75%。另外,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和整车电控系统技术水平也取得了长足进展,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骨干整车企业产品性能质量再上新台阶,一批全新正向研发的纯电驱动平台车型陆续上市,并取得了用户认可,部分新能源商用车产品销往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此基础上,产业发展也明显带动了投资、就业和税收增长。目前,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累计已经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这些都为未来发展孕育了新的动能。

    但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挑战。随着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逐步退出,在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如何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来之不易的成果,保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拉动下,众多国际汽车企业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推进,从2019年开始,将有越来越多国外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对此,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2019年补贴政策,总的原则是在确保2021年补贴全部退出后,产业不发生大的波动,分阶段释放退坡所带来的压力,防止一次退坡坡度过大,带来大起之后的大落。

    同时,未来在政策方面将会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解决充电桩进小区难、地方保护等突出问题,推进汽车与能源、交通、通信产业的融合发展。此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动力电池性能和整车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全球新能源汽车政策推进加速

    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在节能减排方面要求日趋严格,世界各国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的一个重点,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

    2010年前后,美国加州政府率先推行零排放积分政策。2016年,欧洲多国政府提出限售传统燃油车时间表。2017年,欧盟提出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2025年新型客车和轻型车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5%,2030年减少30%,倒逼汽车业转型。2018年7月,英国交通部发布了“零排放之路”方案,助推市场实现到2040年停止传统燃油车销售的过渡。

    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的政策力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不可逆转,为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为破解汽车社会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难题找到了“金钥匙”。未来将加快推动汽车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继续大力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探讨车电分离、充换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环境。大幅降低综合成本,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优势。推动建立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努力形成从动力电池生产到回收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也表示,下一阶段,我们将把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与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融合起来。加快完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修改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在城市建设中全面落实和完善充电设施规划要求。并且在充电设施建设,特别是充电桩建设中,要充分地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鼓励协同融合,促进技术迭代。

    苗圩说,未来将优化财税政策,加大对使用环节的支持力度,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平稳增长。制定发布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完善双积分制度。提高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构建便利高效的充电网络。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检查、产品召回等制度,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超过1500万辆,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基本普及,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

    “这将涉及能源结构调整、智能电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产业链调整和改造、标准法规调整、就业岗位转移等,每一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而这就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进行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放开市场,加强跨学科、跨行业的协同创新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定一个经科学论证的顶层设计和时间表,给市场和社会一个应有的预期,是推进汽车革命走向成功的关键。”陈清泰说。

    创新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新模式、新体系、新技术等创新因素正在不断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