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房”设计 近乎零耗能建筑的路_技术热点_幕墙网

   2020-10-03 幕墙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编辑:门窗资源网 坤书
气密性(词条“气密性”由行业大百科提供)   被动房的另一项要求就是良好的气密性。所有缝隙都必须用密封胶和蒸汽缓凝剂填充。漏风是指空气通过建筑外立面上的开口进入室内或流向室外。它会降低建筑能效。空气的流动通常是由烟囱效应导致的,所谓烟囱效应是由室内外温差所引起的。冷空气下沉,流向室外,而室外的空气被拖进室内。漏风关键区域在建筑的结构接缝、门窗接缝、屋顶接点、穿过外墙的管道开孔或建筑节点之间的墙体。   要减少空气的流动,就应该将建筑外立面的所有开口、接缝和裂缝密封起来。若在建筑使用周期内部分建筑功能组件或接缝的建筑单元需要移动,则用来密封开口的材料必须足够灵活,在支持建筑组件移动的同时起到密封胶的作用。   一旦设计师或建筑业主决定通过“气密性战略”降低二氧化(词条“氧化”由行业大百科提供)碳排放量,建筑结构的加工工艺和审核就至关重要。大多数建筑外立面的裂缝和漏洞都   在施工结束阶段被表面处理材料所覆盖,在项目结束后很难检查出来。   能源保护法将建筑组件的气体渗透性作为建筑本身气密性的评判标准。根据最新的能源保护法规,新建筑室外表面的漏风量每平方米不得超过10ms/m2h。长期目标是达到2和3ms/m2h之间。   被动房的开发对建筑材料和建筑业而言是一次革新。   目前,被动房认证是全球领先的建筑认证标准,约30000栋建筑获得了被动房认证。   欧盟宣布到2019年所有公共建筑都必须达到被动房标准,到2021年,所有建筑都必须满足这个要求。   被动房的原理与气候无关。过去几年内,不同气候带都有被动房试点项目。   热带气侯区的技动房   虽然被动房概念始于欧洲,但它的原理在各个气候带都通行。热带气候区的特点是25-30° 的高温,大量的雨水和极高的湿度。全年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制冷和除湿,对供暧没有要求。由于湿度高,当地的节能和舒适建筑都需要降低除湿负荷,并起到遮阳效果。   热带气候区的被动房需要高度气密性的建筑外立面,窗户隔热性能中等,反射型颜色,安装固定的遮光装置,双层bw-e遮阳玻璃,还需要带热回收功能的机械通风系统。建议内部做好隔热。用中央制冷和除湿器取代标准空气处理器和单独的除湿器。室外的蒸汽缓凝剂将降低湿度。   有效的照明系统和电器设备将改善室内的热负荷。在光热建筑外立面室外将安置水箱,铺设管道。   建筑业的被动房技术   在过去20年间,被动房概念为建筑业带来了革新。多项技术被开发。一体化设计与建筑物理成为欧洲创新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体化设计流程   一体化设计流程是-种全面优化建筑性能的手段,使建筑的设计、技术、成本和生态等方面得到改进。为了降低使用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必要在-个项目负责人的清哳指导下反复投入一体化设计进程,保证项目达到既定目标和质量。   和传统建筑相比,一栋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要求在初始设计阶段就整合大量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此满足客户和法律的双向要求。因此,在项目早期,所有服务供应商必须共同投入一体化设计。这要求所有项目参与人具备大量的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经验。此外,所选择使用的产品或材料也必须满足既定   目标。从设计全局考虑,产品加工商也必须在设计阶段就参与进来。   一体化设计或整体设计是高度跨学科的设计手法,对项目参与人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定义项目范围、影响及-体化程度,从而更好地实施整个项目。和传统设计相比,整体设计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但结果必然迥然不同。使用一体化设计能更好地延长使用周期,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应用前卫的能源资源。   考虑到低维护成本和低能耗,一体化设计将在-个合理的周期内使建筑投资得到回报。   气侯钕感佳建筑   气候敏感性建筑设计旨在应对气候对建筑产生的负作用并将资源和能源的使用降到最低,同时将可利用能源(如日光和风力)的使用率最大化。气候敏感性建筑设计将气候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同时考虑进去。纬度、土质和海拔决定了宏观气候,而当地的地貌和周边环境(植被、邻近建筑、交通和地势)决定了微观气候。每座城市都对气流、噪音、灰尘和污染级别有自己的规定。   自古以来,本地建筑设计都要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然而20世纪的建筑技术(词条“建筑技术”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已发展到能创造不依赖室外气候的室内环境,这样一来,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可完全独立于本地环境之外。标准建筑系统在降低设计咸本的同时改善建筑的舒适程度。这种发展的弊端在于增加投资和营运成本,并增加对技术和原材料的依赖。在过去几年内,有重新回归气候敏感性建筑设计的趋势。   在副热带地区,冬季不像热带地区,在最冷的月份,温度通常不会低于5℃。相反地,夏季经常炎热潮湿。副热带的传统建筑主要根据夏季环境进行设计。在夜间,周边环境很少会低于20℃,因此只能在春秋两季实现有效的夜间制冷。在许多东南亚城市,由于室外噪音和较差的空气质量,很难实现自然通风。这也是双层幕墙的外墙体通风口需要安装可上锁的通风瓣的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若想维持平日习惯的舒适水准,在副热带使用制冷系统和白动通风系统还是必要的。双层幕墙的通风口应该足够大,并注重水密性。带防雨功能的室外悬挂式遮阳百叶是针对热带地区双层幕墙设计的理想改造,属于气候敏感性设计。   湿度大是全年都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是对双层幕墙而言,单层幕墙也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很难在湿热地区通过自然通风进行夜间制冷,另一方面是因为白天和夜间的室外温度温差不大。为了维持一定的舒适水准,湿热地区的建筑不应设计窗户通风,但需要安装能根据本地环境开启的幕墙组件。   混合幕墙设计   一些创新的企业将上面这些概念整合进自己的设计中,在一体化设计和分散式建筑主体组件的原则上研究了一个全新的幕墙概念,并在1999年慕尼黑举行的BAU国际建筑建材博览会上展示了出来。这个设计突出了幕墙技术和建筑主体的相互作用,增加了能效,降低了建筑复杂性。这种幕墙类型让所有幕墙组仵和谐相融,包括控制系统,并使建筑外立面组件和建筑主体组件相连,互相施加影响。   混合幕墙在2005年BAU展会上得以展示。它的设计基于两项原则:将技术用在必要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