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声音!?“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并不存在!_行业资讯_幕墙网

   2020-10-03 幕墙网sxxjymy80
核心提示:编辑:门窗资源网 坤书
有房企高层表态:疫情带来的阶段性冲击巨大,有些损失不可逆,众人期待的报复性消费、报复性恢复,恐怕难以出现,毕竟一天吃不了三天的饭。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实体企业进入了“冰河时期”。万科那句“活下去”没想到成为了建筑业、房地产与门窗幕墙行业真实的写照!   疫情带来的变革是深远的,之前可“线上”也可“线下”的消费需求,这轮之后怕是彻底迭代到线上了,商业进化的方式也发生变化,但实体店、商业卖场的文化情怀依旧要延续,这关乎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得远不远。   今天你的饭碗和企业还在,明天或许就没了!疫情之后,有专家预测,我们即将发生的变化:   1、自由职业兴起,零工经济崛起;   2、大量服务岗位被人工智能替代,无人驾驶,无人机发展加速;   3、实体店不再是销售空间,而是场景体验的空间;   4、在线教育加速发展,教育向科技化变革;   5、中国股市或开启历史最长的牛市;   6、电影领域大变革,线上“免费”观看成为趋势;   7、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消费数据;   8、决定房子价值的不再只是地段,还有环境/空间设计/社区体验等等   9、创业的门(词条“门”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槛越来越高,未来社会对老板的要求越来越高;   10、科技领域将超越房地产,成为中国诞生富豪最多的领域;   11、随着商业的繁荣,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会不断缩小;   12、信用,将成为你最值钱的资产!   13、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影响力和组织能力超越美国;   14、中国将成为5G技术最强,应用最广的国家;   1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世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6、中医进一步被世界认可,中医的普及化进一步发展;   17、诞生一大批市值超千亿甚至万亿的核心科技企业;   18、传统的工作打卡形式/KPI考核都将被抛弃,越来越灵活;   19、中国北斗导航全面替代GPS进入千万人的日常生活;   20、缺钱时不再是向朋友借,而是着平台借;   21、拥有强大的内心/健康的心态,远胜过拥有其它技能;   22、有前途的公司的都在加速平台化/股份化;   23、有形产品的利润无限趋近于0,无形产品的利润趋向于无穷大;   24、免疫力才是未来人的最大竞争力;   25、直播时代彻底到来,无直播,不卖货。   26、快递无人机配送成为服务成为常态化;   27、各种送货上门的服务越来越多;   28、之前我们都是用命换钱,很快我们将用钱换命。   29、工薪阶级将会越来越穷,你必须早日成为一个价值主体。   30、知识资本在崛起,你必须不断的学习提升,从而提升自己认知。   随着国内疫情进入尾声,复工复产大潮来临,冰冻了的商业如何快速回血,疫情给行业带来了什么变革,线上线下要怎么去融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市场急剧收缩   面对疫情,大家都在自救,仿佛一夜之间线下企业都变成线上企业,建筑业、房地产及门窗幕墙行业,所有都在说做“线上场景”,但这只是一场战术上的杯水车薪式的自救而已,商业模式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进行重塑的。   这次疫情对商业地产领域的影响,无论是物业持有方、经营方,还是产业链下游的商户方,都是巨大的。从宏观消费市场来看,整体市场在急剧萎缩,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2万亿元,同比下滑了20.5%。   这个下滑幅度与零售实体企业中目前平均客流和销售额下滑程度基本保持一致。再来看线上,虽然线上催生了很多机会,但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线上企业也有近5个点的下滑。   可以看到,很多企业紧急推出线上平台,也有通过流媒体,通过公域流量快手等平台进行线上推广,整体而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相比过去,这次大家在线上的动作比较麻利了。   以前,大家提到线上就是狼来了,就是线上对线下的冲击,这次疫情让大家再次意识到,线上不是一种商业模式,而是未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如何在这个逻辑上去构建线上线下场景的融合,是这次疫情重新对行业的一次唤醒。   ——租户反应很剧烈   再看看与商业地产唇齿相依的租户,前段时间引发了些争议,关于免租,有人说开发商和业主是地主,是无情的。   实际上,这次疫情中,物业方、业主方和品牌方都是受害者,而且某种程度上讲,尤其是从损失额度上看,业主方远远大于租户。在承受能力上而言,大家都差不多,可能中小微租户压力更大些。整个过程中,应该共同互助和纾困。   受疫情影响,租户开店整体放缓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国际品牌,无论是成熟品牌还是新生品牌。还有一个迎面而来的问题,就是撑不下去带来的闭店潮,大概超过80%的门店迎来闭店潮。餐饮行业恐怕感受更深。   对于门店运营来讲,新店推出的活跃度会下降;快时尚品类受影响巨大,并将持续恶化。   ——报复性增长不存在   再来说说报复性的恢复,对这块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对于实体店,那些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的体验式消费,是带来很大的冲击,一去不复返。   我们毕竟一天吃不了三天的饭,再饿也补不回来,我们夏天穿不了冬天的衣,冬天过去就过去了,这些只能算坏账损失了,没法找回来。   所以,疫后报复性增长难以出现。从宏观层面上来看,疫情的下半场刚刚开始,像北京、上海这种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都很有可能裁员,宏观层面上影响的时间还会更长。   非典是侥幸的,实际上两件事的经济背景完全不同。这一轮“新冠疫情”首先是全球经济逆转,同时中国经济增速趋缓,高速转向高质量的缓慢增长,2003年—2012年是黄金开启元年,现在处在转换的时候,包括老龄化也在突显,完全处在不同的宏观环境。   微观层面,今天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过去的社会矛盾是物质匮乏,今天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多消费是满足精神层面上的体验式消费。另外,经过这段时间,可能有些东西彻底转到线上去了,比如外卖、网购,而远程办公、线上会议等,也会对我们办公场景发生改变。   以上微观层面的转变都会对我们今后怎么去构建消费场景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日本前些年经历的低欲望社会,宅文化盛行,注重健康与运动等。   所以疫后发生的报复性反弹,这种场景会比较难实现。商务部开了一个关于促进消费的会议,就要看国家在这块的力度有多大了,仅靠消费者自救、行业自救,很难实现报复性增长的形势。   ——疫情加速商业新趋势的到来   创新是加速回归本质,疫情引发变革加速了!这次是加速商业新趋势向本质新趋势的到来。   模式变革:线上线下融合,包括无接触的零售、餐饮、配送,这并不全是线上的,即使在线下,我们的服务模式也要更多提倡无接触式。   内容变革:刚刚提到的大健康产业,健康类的原来吃穿用,下一步会加速转向健美。娱乐层面,线上线下场景的融合,以视频、直播、游戏为代表的娱乐业态崛起。   技术变革:功能与内容驱动力或将减弱,5G、AI等技术赋能将成为主要驱动力,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新的消费场景。另外公域流量+私域流量会加速到来。   供给变革:商场与品牌方、第三方资源将打破固有合作模式,跨界整合最优资源,互相扶持,共生供应,比如直播、云健身、云逛街等。   ——精细精心精进,加速实体商业复苏   如何去复苏?要精心、精细化、精进。   首先是精心,一定要搞好精心服务。这段期间客流大量失血,特别需要在这个时候来更好地保住消费者对实体消费的安心、放心和那一点点信心。所以要做好精心服务。疫情之后不要直接想着恢复销售,而是先把客人喊回来,以一种更好的方式、更安心的方式喊回来。   第二是精细化,针对商户一户一策进行安排,真正了解他们的困惑,与他们一起渡过难关。过去我们只是表面上进行服务和导流,下一步要在人货之间的引导和穿插上、牵线搭媒上做得更加精细化。过去,我们的活动是锦上添花,今年小活动要更多更频繁动起来,要更多借助工具,把线上线下私域流量用好。   同时,疫情加剧了市场竞争,生存变得更艰难,这种情况下要勇突围,人无我有,人有我会更加便宜,更便捷,这叫敏捷竞争,要有更强的竞争思维。   以上是短期战术上我们要如何快速热起来,并且在竞争中第一个跑出来,跑的更加强健。   疫情是物竞天择的过程,大自然的选择是无情的,商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到达未来的进化方式会发生极大的改变,这个改变是深远的。   疫情之初,我们按下了暂停键,现在,应该按下重启键。以前,我们讲立字当头,破在其中,这一次很多东西都已经破了,或者先破后立,边破边立,这个阶段,我们不能等,要强化主动式管理,主动式变革,去迎接正向的影响、深远的变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