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新型锁芯的设计探讨_技术热点_幕墙网

   2020-10-03 幕墙网sxxjymy100
核心提示:编辑:门窗资源网 坤书
1、技术领域   新型技术涉及一种防盗锁芯,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带防撬锁珠的锁芯及其钥匙,属于锁具技术领域。   2、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锁具都是保障财物安全的必需品,其安全程度对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一般机械锁(词条“机械锁”由行业大百科提供)的锁芯由锁芯外壳、锁胆、锁珠和弹簧组成,开锁时,钥匙将锁胆内的锁珠顶起到上表面与锁胆外圆面持平的位置,然后转动锁胆即可将机械锁打开。但是,现有的一些开锁工具可以较容易的伸入此类锁具锁芯的锁孔中,将锁胆内的锁珠顶起到适当位置,从而转动锁胆将锁打开,所以现有技术的机械锁芯防盗性能较差。   3、新型技术   新型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带防撬锁珠的锁芯及其钥匙,能够封闭钥匙孔,非配套的钥匙或其它开锁工具插入防盗锁的钥匙孔时不能开锁,防撬效果好,安全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新型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带防撬锁珠的锁芯及其钥匙,包括锁胆、锁芯外壳和钥匙,锁芯外壳两端分别设置锁孔和锁杆,锁胆设置于锁芯外壳内,锁胆靠近锁杆的一端设置至少一个下锁珠,锁孔和下锁珠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防撬锁珠,防撬锁珠的长度为下锁珠开锁状态时上表面所在平面和下锁珠锁止状态时下端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钥匙的形状使锁芯处于开锁状态时,防撬锁珠与下锁珠锁止状态时下端所在平面直接接触。   进一步,钥匙对应防撬锁珠设置通孔。   进一步,钥匙对应防撬锁珠和下锁珠设置为齿形。   进一步,锁孔和防撬锁珠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下锁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新型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新型技术在普通机械锁的锁芯上增加了防撬锁珠的设计,防撬锁珠比普通锁珠要长,可以到达锁孔底部,同时在钥匙与防撬锁珠相应的位置将钥匙齿变为通孔。在锁芯上锁的状态时,防撬锁珠是处于非锁止的状态,在利用撬锁工具撬锁、试图开锁时,撬锁工具将防撬锁珠顶起,防撬锁珠会突出锁胆外圆周自动将锁芯锁死,以阻止锁胆转动,防撬锁珠从而处于锁止状态,无法实现开锁。   4、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新型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新型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新型技术,在附图中: 图1是新型技术实施例1的锁止状态主视图; 图2是新型技术实施例1的锁止状态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正常开锁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例1正常开锁状态的左视图; 图6是图5的B-B向视图 图7是实施例1的钥匙主视图 图8是图7的C-C向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1非正常开锁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实施例1非正常开锁状态的左视图   图11是图10的D-D向剖视图;   图12是新型技术实施例2的锁止状态主视图   图13是新型技术实施例2的锁止状态左视图   图14是图13的E-E向剖视图   图15是实施例2正常开锁状态的主视图   图16是实施例2正常开锁状态的左视图 图17是图16的F-F向视图 图18是实施例1的钥匙主视图 图19是图18的G-G向剖视图   图中,1——锁芯外壳;2——锁胆;   3——锁孔; 4——锁杆;   5——下锁珠; 6——防撬锁珠;   7——上锁珠; 8——钥匙;   9——通孔; 10——撬锁工具。   5、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新型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新型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新型技术。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新型技术的带防撬锁珠的锁芯及其钥匙,包括锁芯外壳1、锁胆2和钥匙8,锁芯外壳1两端分别设置有锁孔3和锁杆4,锁胆2固定于锁芯外壳1内,锁胆2靠近锁杆4的一端设置4个下锁珠5,4个下锁珠5外侧设置1个防撬锁珠6,防撬锁珠6外侧再设置1个下锁珠5,防撬锁珠6的长度为下锁珠5开锁状态时上表面所在平面和下锁珠5锁止状态时下端所在表面的垂直距离,下锁珠5处于锁止状态和开锁状态,防撬锁珠6都是与下锁珠5锁止状态时下端所在平面直接接触,下锁珠5和防撬锁珠6上方设置有上锁珠7,钥匙8对应防撬锁珠6设置通孔9(参阅图7)。   当新型技术在锁止状态时,防撬锁珠6处于开启位置,其它下锁珠5则处于锁止位置,锁胆2不能转动;参阅图4至图8,在插入钥匙8开锁时,由于钥匙8对应防撬锁珠6的位置为通孔9,防撬锁珠6与锁胆2没有发生相对的位移,仍处于开启位置,而其它下锁珠5则移动至开启位置,可以顺利转动锁胆2开锁。   参阅图9至图11,当使用撬锁工具10开锁时,只要一插入撬锁工具10,防撬锁珠6就会向锁胆2外圆外突出,移动至锁止位置,阻止锁胆2转动,即使撬锁工具10将其它下锁珠5移动至开启位置,也无法转动锁胆2以达开锁目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区别在于:   如图12至14,本实施例设置2个防撬锁珠6,防撬锁珠6靠近锁杆4处设置1个下锁珠5, 2个防撬锁珠6之间设置2个下锁珠5,另一个防撬锁珠6外侧设置1个下锁珠5。   参阅图15至图19,在插入钥匙8开锁时,由于钥匙8对应2个防撬锁珠6的位置设有2个通孔9,防撬锁珠6与锁胆2没有发生相对的位移,仍处于开启位置,而其它下锁珠5则移动至开启位置,则可以顺利转动锁胆2开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区别在于:   钥匙8对应防撬锁珠6和下锁珠5设计为齿形,开锁状态时,防撬锁珠6与下锁珠5锁止状态时下端所在平面直接接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新型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新型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新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新型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新型技术的技术范围之内。   本文来源:2016建筑门窗幕墙行业转型发展高峰论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