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大石山最具文化底蕴 可成最大城雕

   2020-07-04 建材网sxxjymy7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04日 21时15分21秒
相关推荐:

 

     把根留住!云浮市人大代表张昆生告诉记者,今年春由他领衔提出的《关于就地保护好云石 文化遗址的议案》,让两个“小不点”迅速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文物普查办专家建议在附近建一个云石文化博物馆;云浮市政府近日下文要求停止开发并原地保护云石文化遗址,目前已着手对遗址进行科学规划。

 

    明朝就已开采 曾闻虎啸山林

 

    近日,张昆生带记者前往采石场遗址———云浮市近郊的云城区牧羊村与高峰村交界处,只见有些地方被地下水倒灌成湖,而有些地方又被填土,两“小不点”附近显得有点凌乱。

 

 

    张昆生是高峰村委张屋村小组组长,对遗址一带地形非常熟悉,他指指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这里原本是座近300米高的大石山,当初占地有7万平方米,如今仅剩下两个如盆景似的小山丘。”记者见到,大一点的占地约1000平方米,高约30米,最宽处约20多米;另一座较小的山丘占地估计不到1000平方米,这两个小山丘四周均已变为平地,小山丘远看起来确如同盆景。

 

     张昆生告诉记者,据其村中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在明朝时就已在此开采云石,制成各种装修装饰石片。人们首先从山上手工开凿出整块的云石,然后用人力运到山下,靠人工拉锯的方式将石头锯成石片,再将石片打磨光滑。云石产品做好后,销往外地的还常常用肩膀抬、挑到20公里外的六都港上船,这样的历史至少持续了数百年。

 

     据《云浮县志》记载:肇庆水月宫有一块石碑,上刻“水月宫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东安县(即云浮)所产所刻。证明400多年前,云浮已有工艺石匠加工石板材和雕刻云石工艺了。而据有关记载和民间流传,这座消失的大石山正是古人最先开采云石的地方。另据云浮市云城区文联副主席李向荣介绍,大石山附近村民还将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凿石师傅诞”,具有独特的云石文化习俗。进入清朝、民国时期,当地开采的云石产品远销至中国香港、澳门及东南亚、美国等地。

 

    解放前后,这里仍然林木茂盛,曾闻虎啸山林。

 

    先进开采技术 迅速削平大山

 

    “靠山吃山”。改革开放初期,已有几十家企业在此进行开采,进入高峰期的1985年至1994年,约有上千家公司在此开采云石。曾任云浮石料厂 负责人的陈家容向记者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解放初装修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时,云浮提供了优质的云石,广东还专门请云浮的石艺工人赴京,镶贴这些图案优美的云石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