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一兜糖家居APP创始人:了解家居消费决策路径是关键

   2020-10-01 好家居sxxjymy130
核心提示:编辑:门窗资源网 坤书

徐红虎,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任职于南都全媒体,资深媒体人,国家一级运动员,全国武术冠军。一兜糖家居成立于2009年,2015年获得腾讯系战略投资,是国内家居消费决策影响力平台,有家居届大众点评之称,是永不落幕的线上展厅。入驻一兜糖家居APP,可以让2500万准装修用户、5万设计师及10万经销商看到。

专访一兜糖家居APP创始人:了解家居消费决策路径是关键

因此,徐红虎深刻了解目前整个泛家居产业链运作模式和规律,他认为家居行业所有传统销售方法失灵的原因,是因为当前家居产品消费决策路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下文就是他的观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流量到底去哪了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我曾把这个问题抛给过两个人,第一个人叫茅于轼,是中国伟大的经济学家。我曾经问他:商业的本质是什么?茅于轼的回答是:买卖。我又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了我的投资人——腾讯联合创始人吴晓光,他的回答是:重构、买卖关系。

所以,买卖是商业的本质。今天,我们的家具卖不出去了,为什么呢?其实不是“卖”出了问题,而是“买”出了问题。这是什么意思?

以前,在卖场,我们花钱可以买到很多流量。但现在,我们花同样甚至更多的钱也买不到流量了。

那么,流量去哪儿了呢?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家居卖场的流量已经被地产、电商、装修公司和设计师劫走了。

地产劫走的份额主要是拎包入住的精装部分,但它的市场份额并不大。

其次是电商,但实际上京东和淘宝加起来的市场份额总共不到12%。因为家具产品属于大件,买回家万一不喜欢,退货很麻烦,这个原因导致了许多用户不愿意在线上购买。所以,京东、淘宝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培育,占有的市场份额依然不到12%。我认为,未来它不会超过20%。因此,我坚定地认为,线下购买家具依然是主流。

装修公司主要是装修工人组成,他们推荐的产品主要是建材或水泥辅材等,如果要推荐个性化的家居用品,业主估计不会喜欢。

至于设计师带货,除了北上广深这些头部城市,中国90%以上的其他城市是不用设计师的。所以,虽然设计师带货会变成一个趋势,但是目前看还不是主流。

那除了这四种劫流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劫流呢?

消费者买货决策路径在发生改变

要搞清楚卖场流量流向了哪里,我们就必须得思考用户的消费决策路径,在这个新时代它有哪些改变。

以前,也就是70后那一代人,他们是怎么做决策的呢?

70后和85前的消费者,他们家居消费的决策路径是:把买房的钱交给开发商后就拼命地逛卖场,逛完红星逛居然,通常要逛无数次,目的是为了找风格感觉,因为只有红星和居然这样的家居卖场才可以满足他们对家的想象。所以,家具门店销售人员经常会看到有夫妻在店门口吵架,一位说要北欧,一位说要美式,吵到最后不欢而散。但两夫妻会重归于好,锁定风格后,最后就是全城比价。因为家具很贵,他们要多跑几个卖场比价。比完价之后再砍价,砍完价之后才成交。这就是以前线下决策的链路。

但现在年轻人消费决策路径是怎样的呢?

现在的年轻人把钱交给开发商之后,他们不是先逛卖场,而是先打开手机,在网上搜索大量的图片进行参考,然后一家人讨论,决定选什么风格。这其实不是选择风格的决策,而是选择人群的决策。比如,我选择这个装修案例,是因为这户人家很好,属于精英阶层,他们家生活得很幸福,所以我决定就以这户人家作为参考。

风格选定之后,第二件事就是查找提供这个风格的产品或者品牌,他们会在网上做大量的搜索。比如我选择北欧,我会在网上找那些卖北欧产品的品牌,然后做横向、纵向对比。对比之后,下一步就会深度查看这些品牌的口碑及用户评价。这一系列的功课做完之后,他们才会去线下验货,然后成交。

这是现在年轻人的消费决策路径,这就叫做线上决策,线下交易。在一兜糖家居APP上,我们有2500万用户,他们会在上面查看家居品牌的口碑,然后再做选购决策。

我们再来看看大众点评、马蜂窝、汽车之家及携程等网站。

现在的年轻人吃饭,一般都会上大众点评选菜。如果你是请朋友吃饭,你会把大众点评的链接发给他,问他这家店合不合适,两个人基本达成共识之后再到那个餐馆吃饭。到了餐馆之后,哪怕是要排队,或者隔壁的味道一样,你也不会去隔壁吃。为什么?因为你已经决策完毕了,这决定了你们会在这家吃。

第二是买车,我们一般都会上汽车之家。以前我们买车,是先逛奔驰、宝马实体店,然后再对比,最后决定在哪家买。但今天,所有买车的人一定是在网上先查口碑、看款式,先做基础决策,然后再到线下去购买。

就因为这种决策路径的改变,美食和汽车这类行业消灭了两个工种:一是在饭店门口招揽的服务员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拉不动你了,你的决策已经定了。二是卖汽车的导购人员,以前的汽车导购人员都会把汽车的七大功能、八大亮点说得淋漓尽致。但现在呢,导购员还没有开口,消费者就会叫停,因为他们在网上已经查好了。对消费者来说,他只想知道能不能便宜、能不能送保险,其他都不用讲,因为他已经很清楚了。

所以现在85后消费群体装房子、买家具,也一定会先在网上查口碑。在一兜糖家居APP平台上,就有10万个品牌被评价了。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在一兜糖家居APP上搜索一下自己的品牌,看看有没有被用户评价,是好评还是差评。

专访一兜糖家居APP创始人:了解家居消费决策路径是关键

用户在装修之前一定会先在网上查品牌和口碑,如果查不到,他会觉得这个品牌不存在,这就是流量被截流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如果大家想卖出更多的家居产品,就要把品牌线上化,把产品互联网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所以我觉得疫情期间,与其焦虑,不如行动起来,把你的产品、把你的品牌、把你的各种信息搬上互联网平台,让你的用户便于查询你、找到你,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卖货。

经销商加盟决策路径在发生改变

上面讲的是消费者决策路径的改变,那经销商加盟的决策路径又有哪些变化呢?

我把经销商分为两个群体,一类是85前经销商,一类是85后经销商。

85前经销商决策路径其实特别简单。第一,他们主要是看展会,展会效果非常好,生产企业只要拿到一个核心展位,就能开出很多店。第二,85前经销商喜欢看机场和高铁旁的广告,看那些有明星代言的广告,他们对这些品牌会产生好感,觉得这个大品牌有实力,就愿意加盟它。第三就是看红星、居然等卖场,看看有哪些好的品牌,如果有好的品牌在一楼主要的流量入口位置,他就愿意加盟这个品牌。第四,85前经销商还看品牌的公关能力,如果这个品牌的业务员销售能力特别强,他也会选择加盟。因为85前经销商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只要把朋友交了、把兄弟感情建立了,他就会痛快地加盟。

但是这套逻辑在85后经销商这里突然间都失灵了。最近几年,成长最快的就是85后经销商。那么这个群体的加盟决策路径有什么不一样呢?

在一兜糖家居APP上活跃着10万多个经销商,主要都是年轻的85后,他们来干什么?他们都是来看风格和流行趋势的,看当下流行什么,明年流行什么,看空间在发生哪些变化,生活方式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了解用户需要怎样的产品。也就是说,他们会观察和捕捉产品风格的流行趋势。这是85后经销商要做的重要功课。

找到这个趋势和方向之后,85后经销商会在类似于一兜糖家居APP的平台上,看看都有哪些厂家在提供相应风格的产品或品牌,他会做大量的搜集工作,通过互联网做各种各样的信息查询。

第三步就是查口碑,他会在互联网上做大量的搜索,看看自己心仪风格的品牌,哪一家口碑最好。

查完口碑后,85后经销商还要做实地考察。所以,85后经销商也特别愿意参观展会,只是85后经销商参观展会和85前经销商参观展会的出发点完全不一样,85后经销商的目的性特别强,因为他去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风格了,或者说已经知道自己想要加盟哪些品牌了,因为他们早就在网上查好了风格、查好了品牌,看展会只是来验证的。所以,85后经销商参观展会的效率特别高,他可以一口气看很多产品和品牌,因为他内心是有底的,知道要看些什么。

但也有一些企业通过调研发现,他们的经销商没有一个是在网上找风格、查口碑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像二战时期,英国人的飞机老被德国人打下来,英国人就开会研究,发现原来德国人最喜欢打飞机的肚子,因为在英国人飞机的肚子上有非常多的弹孔,此后他们在造飞机时就加固飞机的肚子,这是他们的调查。但战后调查事实是什么呢?德国人根本就不喜欢打飞机的肚子,他们最喜欢的是打飞机的两翼,就是打翅膀上发动机的地方。因为被德国人打中翅膀的那些飞机全部都没有飞回来,都坠毁了,只有少数被打中肚子的飞机飞回去了,这就给了英国人一个错觉。

所以如果你没有看见一个自己的经销商是在网上找风格、查口碑的,那说明那些快速成长的经销商已经在另外一个纬度、在另外一个群活跃,他们不在你的视野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在你的视野之内的,还是老一波儿的经销商,就跟二战射击飞机的故事一样。

专访一兜糖家居APP创始人:了解家居消费决策路径是关键

总之,今天的经销商,他本质上也是个消费者,消费者买几万块钱的货都要查口碑,更何况经销商要买几百万的货呢。所以他肯定是要查口碑的,他要看风格、看趋势、看品牌,做一系列的综合查询,他绝对不是你在机场高铁投放广告、用传统的方式就能忽悠的那群人。他们是在互联网上长大的,他们要依靠互联网生存,如果他们在互联网上没有查到你的口碑、没有看到你的品牌,他们是不会选择你的。

设计师带货决策路径也在发生改变

接下来我讲一讲设计师的选品牌决策路径。

设计师现在在一线城市已变成带货的高手,设计师对于高端品牌,或者是那些比较有设计感的品牌的带货能力确实超强,他们变成了影响消费者决策非常重要的力量。

那么,企业要是想请设计师带货,又该怎样与设计师沟通呢?

第一,企业肯定要把自己产品的七大功能、八大亮点讲清楚。其实对设计师来讲,你的七大功能、八大亮点和别人的都是同质化的,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如果你放开想一下,你会发现你的沙发和别人的沙发有什么区别?你的柜子和别人的柜子有什么区别?其实差别不大。所以在设计师面前,你不要盲目自信。第二,也许你会说,虽然我的产品功能不能打动你,但我有返利。就冲你这种沟通方式,设计师最后也不会理你。

为什么设计师不理你?因为你没有帮助设计师解决问题。

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讲,有许多品牌都来找他谈合作。前段时间我去上海,我跟上海一个比较知名的设计师聊天,在我们聊天喝茶的过程中,就有两拨人走过来问该设计师能不能帮忙带货。设计师直接让他们把资料和小样放桌上了,看都不会看。

其实,设计师向业主推荐商品也很头疼,尤其是稍微高级点的设计师,他向业主推荐产品非常谨慎,他也会在网上看大量的口碑,做大量的查询。

比如有一个照明品牌,有一款售价6万元的吊灯,有一天这家品牌的老板来我办公室要跟我谈合作。我说你的灯卖这么贵,核心群体应该是住别墅这群人,但这群人在我的一兜糖家居APP上不是主流用户啊。他就笑了说:“是我的设计师要让我跟你合作,让我把我的装修案例放到你这儿来。”我问为什么。他说设计师要给业主推荐他家的产品时需要理由,而一兜糖家居APP是一个第三方的、类似论坛的平台,是用户的真实案例,便于向业主推荐。

其实,聪明的设计师跟业主推荐产品的时候,一般会选三款产品,然后进行对比:第一款网上没人评价;第二款有一些评价,但不多;第三款是用户好评很多。业主看完真实评价,会更加相信他。但如果线上既没有口碑,又没有案例,设计师怎么帮你把产品推荐给业主?总不能直接把画册扔给消费者。所以你在网上没口碑,设计师也没法帮你推荐。

总之,设计师也是一个选品的用户,他也需要口碑,他也需要资料,还需要查询。一兜糖家居APP上有5万个设计师,他们是来干嘛的?他们都是来查找谁的产品好、谁的口碑好,来看看用户喜欢什么风格,以便更好地与用户进行沟通。

听了徐红虎的观点,你有何感想?反正笔者觉得,就像一个人要想到达一个目的地,就必须先把路径探好一样,如果哪一天路径变了,你也就得改变行程轨迹,否则你就很难达到目的地。就连贼偷窃之前还要踩点探路,做生意不随时关注消费决策路径是否已发生变化,又怎么能多卖货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