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女鞋”是怎么成为品牌「烫」的专属标签的?

   2020-08-28 聪慧网sxxjymy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28日 17时13分29秒

    上周一个20岁的小妹妹问我借一双高跟鞋。

    印象中这个小姑娘每天都是简单的T恤牛仔裤平底鞋,我好奇问,你不是不穿高跟鞋,还号召年轻女性挣脱束缚自由选择的吗。她笑得有些羞赧,说她有个重要约会,觉得穿高跟鞋会好一点。

    我从鞋柜里给她拿了一双简单的5cm黑色羊猄高跟鞋,但她的眼睛却停在我那双8.5cm的雕花网布高跟鞋上。我说,新手还是选矮一点的,不然一晚上下来肯定很痛,第二天脚肿也有可能。

    “他好高的,我想看起来高一点。”

    我忽然就理解了,『烫』这个品牌要把自己定义为“社交女鞋”的原因。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新生代的年轻人们有个特点——你很难判断说他们究竟是喜欢社交,还是讨厌社交。这个老派的词对他们来说,听起来就像是“应酬”一样充满不情不愿。一方面他们缩小自己的交友圈,平日只和一些要好的朋友来往;另一方面他们在互联网上又有多重身份,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市场上各种匿名交友APP不断得到新的投融资。

    年轻人所谓的“不想社交”都是鬼话——网络社交也是社交。

    烫·社交女鞋:“妳需要一双好鞋,因为妳有很多人要见”

    网友总是要面基的,网恋总是要见光的,还有同事、、亲戚、甲方、乙方、地铁上碰见的超帅的小哥哥。所有的关系都会回到现实,被眼耳口鼻感受到。

    那个女孩的后续是她经历了一次美妙的约会,最后和那个男生成为了......好朋友。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00后小女孩会在重要场合选择高跟鞋,不论出于什么目的,都印证了高跟鞋这个品类为社交而生的属性,过往和如今都一样。这也是高跟鞋这种东西像是满清十大酷刑一样,还流传至今的原因了。

    其实每一双高跟鞋都是社交女鞋,『烫』的品牌定义未免显得过于宽泛。当我以为他们要解释“社交”,并用产品来证明他家比别人更加“社交”的时候,『烫』撂下一句同样宽泛的slogan就跑了:“妳需要一双好鞋,因为妳有很多人要见”。

    在『烫』的宣传当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它针对产品特点和设计理念大放厥词,只是充满各种社交场景,有一些有共鸣,有一些很有趣。

    

    

    回顾我买烫的原因,实在是非常简单:合眼缘、有优惠。年轻人不愿意社交,是因为多数时候它是种无法避免的负担,要是每一段社交关系都跟买鞋一样简单就好了。

    我们确实有很多人要见,也偶尔会需要一双好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