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行业镀镍漂洗废水回用技术综述

   2020-08-17 聪慧网sxxjymy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7日 14时43分46秒

    2.2电解法

    于得龙等[8]研究了从镀镍废水中电解回收金属镍的方法,并利用此法将1g/L左右的镀镍废水处理至50mg/L左右,电流效率达到60%以上。王宝群等[9]研究认为,电解法回收镍适合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操作条件为镍离子浓度0.5~2.5g/L,电流效率不低于40%,经过10次操作,可回收到浓度小于0.1g/L,回收槽的回收率大于99%。镍的标准电极电位较低(-0.246V),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酸性溶液中电解时氢较镍先析出,将导致大量的阴极电流消耗在氢的析出上,电流效率较低。加之浓差极化等因素,电解法对低浓度镍溶液的去除效率非常有限。另外,电解法对废水中的COD、TDS和SS基本无去除效果,未见大规模使用。

    2.3微电解法

    微电解是利用铁屑与活性炭的电化学作用,通过置换、共沉、过滤等多种作用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苏彤等[10]研究表明,对于镍离子浓度为9.2mg/L的硫酸镍废水,经过微电解装置处理,出水镍离子浓度可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杨剑[11]用微电解法处理高浓度含镍废水,去除率达到64%。微电解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去除有机物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不足在于无法回收利用有用金属,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2.4离子交换法

    沈杭军等[4]研究表明,采用阳柱-阴柱-混合柱工艺处理镀镍漂洗水,出水水质稳定,电导率低于10μS/cm,镍未检出。车荣和[12]介绍了浮床交换-移床在这工艺、螯合树脂工艺处理含镍废水成功工程实例。根据含镍废水水质的不同,离子交换法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螯合树脂、阳(阴)树脂、强(弱)酸性树脂等各型树脂。工程实践表明,离子交换法具有工艺成熟、回收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优点、能适应不同镍浓度等优点。但其也有一定缺陷,如不能去除废水中的COD、TDS和SS等;另外,离子交换系统再生洗脱液浓度过低、酸性过高,不宜直接返回镀槽使用。

    2.5全膜处理法

    全膜处理法是利用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不同膜系统,直接浓缩分离电镀废水的工艺技术。楼永通等[5]的研究表明,纳滤膜对镍离子的截留率大于97%,反渗透膜对镍离子的截留率大于99%。对于镍离子浓度为145mg/L的进水,膜分离技术可浓缩电镀镍漂洗水100倍以上,经一级纳滤,两级反渗透浓缩,浓缩液中镍离子浓度可达到50g/L,透过液经处理后回用。潘文刚等[3]采用三级膜浓缩系统处理含镍漂洗水,废水回用率超过98%,回用水作为后段漂洗水循环使用,小于2%的浓缩液作为镀液补充到镀槽。周理君[1]等采用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组合工艺技术浓缩分离漂洗废水中的镍,出水水质接近纯净水。周理君等[1]采用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浓缩分离镀镍漂洗水总的镍,出水水质接近纯净水。对含镍、含铜或含铬废水,直接利用纳滤膜或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分离处理,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由于电镀液老化、膜清洗和操作成本等因素,系统废水回收率远没达到理论水平。同时,膜法处理系统设备投资和使用维护费用高,直接限制了全膜处理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2.6组合处理工艺

    李家业[13]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电镀镍废水,对COD去除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对SS的去除率达到100%,脱盐率保持在94%以上,出水能满足回用要求。郑颖韩等[14]研究了反渗透—电去离子复合工艺去除废水中的镍离子,使废液中镍离子浓度由原先的200mg/L下降到0.5mg/L。张伟锋等[15]在工程实践中,对含铜综合废水、含镍、含铬废水先分别进行离子交换吸附处理,经处理废水再采用双膜法除盐浓缩重金属离子,成功实现中水回用。高融等[16]利用超滤—反渗透—连续电除盐工艺处理电镀清洗废水,制备的高纯水可直接回用于生产,废水回用率达到60%。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