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改善冬小麦产区“靠天吃饭”现状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3时07分23秒

    【慧聪食品工业网】记者6月12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获悉,在日前举办的田间测产暨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会上,该中心的土下覆膜雨养旱作节水高效栽培技术得到测产专家组的认可,认为该项技术能够改善环渤海低平原部分无灌溉条件冬小麦产区“看天播种、靠天吃饭”的现状,有利于中低产田小麦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改善冬小麦产区“靠天吃饭”现状

    据悉,补墒旱作土下覆膜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由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刘孟雨研究组集成创建。主要是在播期根据土壤墒情补灌,进行土下覆膜穴播,以获取较高冬小麦产量的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而雨养旱作土下覆膜节水高效栽培技术则是在全生育期雨养条件下,进行土下覆膜穴播,以获取较高冬小麦产量的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调研期间,专家对2个示范田进行了实地测产。结果表明:应用补墒旱作土下覆膜技术的小偃60小麦种植田播期可延迟至11月19日,平均亩产可达305公斤,远远高于不覆膜对照田187公斤的亩产;在播期土壤严重干旱、小麦生育期降雨量仅为16.8毫米的条件下,应用土下覆膜雨养旱作技术的小麦田获得了平均亩产397公斤的产量,比不覆膜的对照农田平均每亩增产242公斤,而有的不覆膜田块甚至出现了绝产现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