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一带一路”产业融合 央视推出西伯利亚冷杉专题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2时59分16秒

   【慧聪食品工业网】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丝路沿线经济带的巨大商机开始显现,成为众多中国创业者“淘金”的新领地。12月30日,CCTV-7《科技苑》播出的“到俄罗斯种冷杉”专题便为大家讲述了一个中国农场主到俄罗斯种冷杉的创业故事。

央视推出西伯利亚冷杉专题

    一次偶然中暑,发现神秘珍宝

    他叫杨波,一名在俄罗斯种土豆、开发白桦茸的中国农场主,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俄罗斯托木斯克冷杉研发基地总经理。

    “2012年我在西伯利亚种土豆的时候不小心中暑了,身体很不舒适。我的俄罗斯合作伙伴伊利亚把我带到田地旁边的树林里,用刀划开一棵大树的树皮,将树上浸出的精油涂在我的太阳穴上,过了两分钟我就感觉舒服多了。”杨波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这棵树就是西伯利亚冷杉,也是这次偶然经历让杨波发现了深藏在西伯利亚冷杉中的商业价值。

    西伯利亚冷杉,是一种常绿松科乔木植物,是冷杉属下的一个物种,树高可达到30-40米高,但根系却较浅。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冷杉有着全球最为广泛的分布。早在数百年前,俄罗斯人就开始用西伯利亚冷杉针叶提炼精油,用来抗炎消毒、醒脑安神、提升免疫力等。现代研究表明,西伯利亚冷杉的针叶含多种单萜化合物,其中挥发油含20多种。

    西伯利亚冷杉是当地人的宝贝,可用来自我保健、呵护健康。而在国际市场,300毫升的西伯利亚冷杉精油能卖到33美元的高价格。当然,砍伐西伯利亚冷杉也需要遵守法规,根据俄罗斯的法律,砍了多少就要补种多少,以此保护西伯利亚原始森林生态,保持西伯利亚冷杉可持续循环利用。

央视推出西伯利亚冷杉专题

    (图:西伯利亚冷杉针叶)

    追逐梦想到俄罗斯种冷杉

    回到国内后,杨波四处拜访林业专家,希望能在国内找到西伯利亚冷杉种植基地,在国内开发冷杉的药用和保健价值。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令他沮丧,在我国,只有大兴安岭、新疆阿尔泰山一带有极少分布,属于国家三级保护的濒危树种。不论是人工种植技术还是现有的林业政策,都难以实现西伯利亚冷杉的产业化。

    “国内种不了西伯利亚冷杉,那就到俄罗斯去种。”曾经有过军旅生涯的杨波,对事业和梦想非常执着。加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更坚定了他对西伯利亚冷杉的发展信心。在杨波看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有着丰富的西伯利亚冷杉资源,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人工繁育也将不是难事。在国内不能生产西伯利亚冷杉精油,那就在俄罗斯生产好带回国内,为国人健康造福。

    然而重回俄罗斯的杨波,第一次人工繁育西伯利亚冷杉就失败了。在自然环境中,西伯利亚冷杉可以无性繁殖,即西伯利亚冷杉底部的树杈延展至土壤里,从而衍生出根系并生长出冷杉树苗。于是,杨波就将这些冷杉树苗移栽到了自己的托木斯克林场,但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这些树苗全部枯死了。

    “移栽后改变了这些树苗树杈的光照环境,加之切断了其与母体的养分联系纽带,加速了幼苗的枯死。“杨波经过调查后获悉。但杨波并没有因为这次挫折而放弃,通过深入研究西伯利亚冷杉习性,以及向当地林场技术人员拜师学艺,终于找到了用冷杉种子进行人工繁育的系统办法。

央视推出西伯利亚冷杉专题

    (图:西伯利亚冷杉人工繁育基地)

    不忘初心 把冷杉种回中国

    目前,杨波在西伯利亚成功建成了西伯利亚冷杉人工繁育基地和现代化的西伯利亚冷杉精油生产基地,在“间伐”和“补种”的循环过程中,面向全球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高品质西伯利亚冷杉精油产品。

    据了解,杨波及其研发团队开发的西伯利亚冷杉精华,是基于西伯利亚冷杉细胞液提取物,采用先进的微囊包裹技术制作而成。临床试验表明,其对神经系统有定向保护的功效,这种生物制剂是由聚戊烯醇、铁–麦芽酚、氨基醋酸、磷脂酰丝氨酸、酚酸、维生素E乙酸盐组成的复合体。能够充分保护和恢复大脑神经元细胞膜和受损的末梢神经系统,激活各级蛋白质并合成抗氧化的保护层,参与人体器官代谢过程,能够稳定和改善人体生物能量并改善神经元细胞的呼吸张力,有助于稳定情绪。配合磷脂酰丝氨酸,氨基醋酸和生育酚乙酸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系统。

    因此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冷杉已经开发出系列药品,专门用来治疗症阿尔兹海默症,改善和治疗老年痴呆的记忆障碍、学习障碍、注意障碍、空间认知机能、问题解决能力的障碍。

央视推出西伯利亚冷杉专题

    (图:俄罗斯原装进口西伯利亚冷杉精华)

    目前,杨波和他的冷杉研发团队,已经在针叶树种产品生产工艺领域获得了一系列的国际发明认证,其西伯利亚冷杉精油产品在2016年还获得了国际质量管理BRCGlobalStandadFoodSafety认证,其生产符合国际食品生产安全要求。

    在国内,西伯利亚冷杉是濒危保护树种。“最好的保护就是人工繁育。”在杨波看来,作为“一带一路”最先走出来的企业,应该不忘初心,把西伯利亚冷杉种回到中国。通过人工种植,引进到国内相对温暖的地区,造福更多人健康。而这也正好体现了“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国内,西伯利亚冷杉产业还是空白,而杨波正是填补这片空白的逐梦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