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纸杯紫外线下“现形”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2时56分21秒

    【慧聪食品工业网】“买回来一种比较便宜的一次性纸杯,可是倒了热水没多久就漏水了!”13日,市民张女士致电本报3・15热线反映。记者随后对市场上一次性纸杯进行调查,并进行了简单实验。实验发现,一次性纸杯质量参差不齐,执行标准不一,荧光剂添加普遍。

    质量参差不齐执行标准不一

    13日,记者分别到威海市小商品批发市场和超市进行调查。50个装的纸杯售价从2.5元到8元不等。从外观来看,售价2.5元的纸杯摸起来很软。“这种纸杯一般都是超市或卖场给顾客免费试喝饮品用的,自己家用都买好的。”一位卖家透露。

    2012年6月1日起,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的纸杯国家标准(GB/27590-2011)正式实施。而记者在市场上纸杯的外包装上,执行标准有的标注着QB2294、有的标注着QB2294-2006、有的标注着QB2294-2009,标准不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纸杯的行业标准QB2294-2006还没废除;而新国标是推荐性标准,并非强制性国标。但新国标对于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其详细规定了“不得人为添加荧光增白剂”、“纸杯外面的印刷图案应轮廓清晰、色泽均匀、无明显色斑,杯口距杯身15mm内、杯底距杯身10mm内不应印刷”等,对此,依旧有不少生产企业仍选择沿用旧标准生产。

    到底我们买的一次性纸杯能不能放心使用,为了更直观地检查纸杯质量,记者从威海市小商品批发市场和超市选购了四种不同品牌的纸杯,对此进行了简单实验。

    纸杯问题真不少

    实验一:印刷图案难达新标准

    记者购买四个不同品牌的50个装的纸杯,售价分别为3元、5元、6.5元、7元,并按价格从低到高编号进行实验。用标尺从杯口、杯底分别测量到最近的印刷图案距离,1号纸杯上下距离各16mm;2号纸杯遍身图案;3号纸杯上聚杯口4mm,下至杯底均有图案;4号纸杯下至杯底距离6毫米、上至杯口遍身图案。

    据了解,“新国标”规定纸杯图案的距离,是为防止印刷图案里的油墨被人体摄入,对身体造成损害。而从实验看来,选样的4种纸杯只有一种达到“新国标”规定。

    实验二:紫外线灯照射使其“现形”

    纸杯是否含荧光剂,一直备受关注。“新国标”规定,一次性纸杯不得人为添加荧光剂。记者从从事水质检测工作的业内人士了解到,简单检测纸杯是否添加荧光剂,可用紫外线灯在黑暗处照射纸杯,如有蓝色荧光存在,则表示纸杯含荧光剂。

    通过紫外线灯照射后,4种品牌的纸杯均有蓝光出现。1号纸杯和4号纸杯蓝光最为明显,2号纸杯稍弱,3号纸杯最弱。

    实验三:倒入热水后情况各不同

    记者将4种纸杯分别倒入烧开的热水,静置半小时后,均未现漏水现象。但静置45分钟后,1号纸杯明显变软,几乎不能手持;2号和3号纸杯也开始变软,手捏后易变形;只有4号纸杯情况尚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