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郎网校课程全免费,企业如何盈利?真实情况大曝光!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2时33分11秒

    【慧聪教育网】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应用,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线观看教育课程,或通过在线教育进行学习,不少网课更是以免费的字眼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可这些网课是真的全程免费吗?

    (一)市场上的“免费”在线网课如何盈利?

    笔者通过分析各大品牌官网和用户论坛数据得知,大多在线机构热衷于打出“免费”的招生噱头,实际上并未做到真正的课程免费。

    市面上大部分网校机构在不同程度上,采取课程隐性收费、阶段收费或增值服务收费等盈利模式。如通过对课程的基础部分免费,高阶部分收费的模式盈利;课程内容免费,其他增值服务收费,如出售课件、名师作业辅导等。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在线课程进行收费。

    在线教育行业,是否真的存在网校课程真正全免费的教育机构呢?这样的企业又要如何盈利?

    本文就对业内主打“课程免费”招牌且言行一致的在线教育品牌——读书郎,进行一番解读,探索其免费“面具”下的盈利模式。

    (二)读书郎网校课程全免费?有哪些优质课程?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始创于1999年,是国内最具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教育科技企业之一。读书郎旗下的读书郎网校,承接读书郎在线教育板块的业务,致力于向1-9年级的中小学生输出优质的在线辅导和服务。

    经过多年的研发与教学,读书郎网校的课程分为三大板块且课程不收费。

   

    1、名师辅导班,针对小学到高中的重难知识点进行专题辅导。解决孩子上课听不懂,回家无人辅导的问题;

    2、同步教材全解,同步中小学生教材,有各种辅助小功能如单词听写、课文领读等,帮助孩子吃透课本;

    3、双师直播课,是读书郎网校的王牌课程。采用双师教学模式,主讲老师直播上课,助教老师协助课堂答疑和维持课堂纪律,让孩子学习更高效。

    

    其中,双师直播课包括1-9年级同步语数外物理化学直播课,进行上课知识点查漏补缺;读书郎哈佛外教直播课,聘用哈佛大学毕业师资,锻炼孩子纯正美式发音和口语表达;博雅大语文特色课,全方位提高孩子的文学水平和综合素质;还有家庭教育专题课程,给父母提供指导拉近亲子关系。

    (三)读书郎企业如何盈利?

    读书郎的盈利模式与众多在线教育平台和机构的盈利模式不同,出售课程或是出售增值服务并不是读书郎的盈利手段。读书郎采用的是买读书郎教育直播平板送课程的模式,以最实惠的价格给用户提供海量优质网课教育资源,课程基本全免费。

    对于网课的价值,笔者根据市场所推崇的学而思为例,给大家算一笔培训花销,价格来自学而思官网。

    市场上平均一节课100元起步,学而思5年级的数学暑期班810元,一年四个班需要3240元,1-9年级数学花费总计29160元,如果语数英三门,1-9年级费用是87480元。

    这笔费用算下来,对于普通收入家庭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读书郎网校提供了1-9年级、春夏暑寒假四个季度的直播课,并且课程免费。

    读书郎坚持以买读书郎教育直播平板赠送课程的方式,让中小学生享受普惠教育。以2020年新品平板C20为例,C20的市场价约为4498元,相当于仅需4498元即可享受1-9年级双师直播课、名师辅导班、同步教材全解等全系列课程。

   

    (四)读书郎为什么敢于课程全免费?

    对于课程免费,读书郎不仅承担了价格高昂的师资团队费用和产品、软件研发费用,为价值庞大的优质课程资源也倾注了无尽的心血。但是读书郎依然坚持课程免费。

    一方面,自创立以来,读书郎一直致力于以科技改变教育,为中小学生带去高性价比的教育资源以期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三四线城乡及以下地区。从而使得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孩子们,实现快乐学习和成长的梦想。

    另一方面,经过21年来的积累沉淀与研发创新,读书郎自身研发的教育直播平板学习终端已经具备了独特的优势,收获了一大批品牌忠实用户,销量稳居高位,用户好评不断,因此有足够的自信心去做好在线课程,有胆量也有底气做到课程全部免费。

    在教育这块版图上,既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存运转,还能保持着对教育的一片赤诚之心,并且深耕21年实在不易。笔者也真诚期盼读书郎能永葆初心,将教研成果惠及更多的学生和家庭。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