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一种新型超耐候防腐粉末涂料的研制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7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27分37秒

    慧聪表面处理网讯:【摘要】本文根据氟碳树脂的迁移上浮分层原理,用于混法制备了一种新型超耐候防腐粉末涂料,探讨了超耐候氟碳“面粉”和环氧“底粉”的不同比例干混所得涂层的表现情况、机械性能、人工加速老化等性能。

    1 引言

    环氧粉末涂料为上世纪60年代开发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其成膜物质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涂膜对底材有较好的附着力,电绝缘性好,且耐化学腐蚀性能优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器、仪表、机械及运输管道的内外防腐,在防腐涂料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环氧树脂本身的特性,环氧粉末涂料在实际应用中耐候性较差、涂膜易粉化,不宜用作户外涂装,限制了环氧粉末涂料应用。目前在要求耐候的防腐领域,一般采用双层喷涂的方法,即底层防腐涂层,面层耐候涂层,但是此方法实际生产工序和过程控制都较为复杂,也容易出现层间附着力不好,表面发花等情况。

    氟碳树脂中含有较强键能的C-F键,极化率低,且氟原子半径小,因此氟碳粉末(FC-C)涂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腐蚀性、耐化学药品性、耐玷污性、低表面张力以及疏水、疏油性等特殊表面性能。但纯氟碳粉末涂料成本较高,且涂料机械性能和附着力稍差,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本文将氟碳粉末与环氧粉末干混,利用氟碳树脂的迁移上浮分层原理,制备了既耐候又防腐,且机械性能和附着力较好的氟碳环氧粉末涂料。

    2 实验部分

    2.1实验原理

    环氧粉末与氟碳粉末形容性有一定差异,两者相容性较差时表面易出现缺陷,相容性太好时不利于氟碳粉的上浮,目前氟碳粉末品种较单一,而环氧粉末的可选择性较大,因而实验时宜选择与氟碳粉相容性稍差的环氧粉末。

    干混体系起始反应温度对上浮也有较大影响。起始反应温度较高时,在反应开始前会有充分时间让FC-C迁移上浮,FC-C起始反应温度较高,为170℃,因而实验中选择起始反应温度较高的EP-C即可。本文选择的是双氰胺固化剂,双氰胺在150℃时开始与环氧反应,且此温度下反应速度很慢,熔融体系有足够的时间让FC-C迁移上浮。

    黏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实验中宜选择黏度较低的环氧粉末。

    2.2实验原料

    环氧树脂(E-12):中国石化,CYD-014U

    氟碳树脂:旭哨子LUMIFLONLF-701F(也可选用华通瑞驰的SRF-750P)

    钛白粉:杜邦R960

    双氰胺(固化剂)、超细硫酸钡、流平剂(TROY-486)、超耐候炭黑FW-200、结晶安息香

一种新型超耐候防腐粉末涂料的研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