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七届五中全会几个关键词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23分42秒

    慧聪表面处理网: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五中全会集中讨论审议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由此牵动着社会各界的期盼目光。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百姓最关注的几个热点。

    关键词之一:包容性增长

    尽管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和相关权威公报目前还没有披露,但种种迹象表明,未来五年间,中国政府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同时推动区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社会改革等方面的多项政策措施“破茧”,从而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

    据记者走访称,民众对此次会议为制订“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议、厘定中国下一阶段发展的坐标寄予厚望,同时也期盼今后五年中自身生活变得更加富足美好。通过互联网上的有关讨论可以看出,普通民众寄望“十二五”规划在收入分配、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而外媒普遍关注到“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援引观察家的分析指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9月16日在北京举办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致开幕词时,提到“包容性增长”概念。这和胡锦涛近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一脉相承,意指不能单纯发展经济,而需要全面均衡发展,才能使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

    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说,“包容性增长”是中国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最新举动,这有可能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涵之一。

    香港《明报》的文章把“十二五规划”描述为“中国所酝酿的第三次华丽转身”。文章说,这将是一次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将是继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制度转型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转型之后,中国内地的第三次历史性大转型,是一次全方位发展模式的转型。

    对此,新华社的文章则指出,“改革”这个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并在三十多年以来始终贯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仍然将成为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理念。距离中国政府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只剩下十年的时间。下一个五年也将成为完成一些触及“深水区”、具有全局性和长远影响的改革任务的关键时期。

    慧聪表面处理网见解:“包容性增长”体现了政府发展和谐社会之音,增强了普通民众的凝聚力,对于缩小贫富差距,弥补社会短板和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之二:工业化节点

    “十一五”结束时,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一方面,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工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工业对外贸易大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大部分,工业化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增加值率不高,工业品国际竞争力不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