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镀镍废水治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23分30秒

    秦树林,王忠泉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浙江杭州311201

    摘要:本文针对铝合金镀镍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结合工作实践,从电镀废水水质特征、处理工艺及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国家新颁布的《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铝合金镀镍废水;水质特征;工艺措施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759(2012)01-0018-03

     1·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铝合金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1],它作为化学镀镍的基底材料已被广泛地应用在飞机、汽车、摩托车、仪器仪表、节能灯及电影机械工业上。铝合金化学镀镍迄今仍然是年轻的产业。为了满足铝及铝合金构件上述性能及美观度,需先对构件进行前处理,再进行涂装或电镀等表面处理。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铝及铝合金镀前处理方法主要有[2]:①化学浸锌-电镀铜-电镀其它镀层;②电镀薄锌层-电镀铜-电镀其它镀层;③阳极氧化-电镀其它镀层;④直接电镀法;⑤化学镀镍-电镀其它镀层;⑥电镀镍-电镀其它镀层;⑦铝合金一步法镀铜电镀其它镀层。其中,化学浸锌工艺是铝件电镀前处理方法中最为简便、经济,也是工业上使用最广的工艺。在浸锌等表面处理过程将产生成分复杂的生产废水,包括浸锌废水、前处理废水、含镍废水及综合废水等。由于电镀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严重超过国家新颁布的《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排放限值,在治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2·铝合金镀镍废水处理存在问题

    根据市场调研及大量电镀废水工程实践,目前综合性电镀废水多采用常规化学法进行处理,重金属离子基本能做到达标排放,而相对较难的是前处理废水,它是镀件在电镀前进行除锈除油等前处理,使用的高效除锈除油剂含有难降解的如表面活性剂、预膜剂、除膜剂、缓蚀剂等有机物质,且为水溶性,该类有机物一旦混入综合废水中,混凝沉淀出水有机物一般在150mg/L左右,难以达标新标准中的80mg/L。特别是对铝及铝合金电镀行业生产废水,镀件虽然单一,但成份复杂,有机物浓度高、络合性强,各项指标达标处理难度更大,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传统的碱性破氰工艺对浸锌废水处理存在很大局限。在碱性条件下,用次氯酸钠处理浸锌废水,破氰反应速度较慢,次氯酸钠氧化剂利用率很低,而出水镍离子浓度严重超标,水质呈蓝色,且药剂用量非常大,处理成本高,业主单位难以承受。浸锌废水来自铝合金浸锌后产生的清洗水,由于采用先进的“四元”合金浸锌剂(由硫酸镍、硫酸锌、硫酸铜及氯化铁),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镍离子,同时浸锌过程中因工艺要求投加了一定量的氰化钠和络合剂,因此浸锌废水中含氰、含镍,且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常规含氰废水处理采用次氯酸钠氧化碱性破氰工艺,能将废水中的氰根氧化去除。而浸锌废水采用该方法后,在进水镍离子浓度在120mg/L左右时,出水含量高达40mg/L,反应中所投加的氧化剂-次氯酸钠用量极大,处理成本高达20元/吨水,且出水中镍离子含量较高,水质颜色较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