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船用涂料品牌“生存空间”被压缩 升级换代迫不容缓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02分08秒

    慧聪涂料网讯:在过去10年间,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我国船舶涂料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尽管最近几年船市处于低迷的状态,我国船舶涂料也在不断取得新突破,并涌现出一批以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民族船舶涂料品牌。不过,总体来说,国产涂料品牌在技术研发、经营理念以及售后服务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诸多国外涂料品牌纷纷在中国“攻城略地”,占据了我国船舶涂料市场的大半江山,并对我国民族船用涂料品牌发展形成了“围剿”之势,民族船用涂料品牌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在当前船市不景气的形势下,我国民族船舶涂料品牌要想突出重围,必须加强技术投入与更新,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不断加大售后服务方面的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涂料行业是最早与外资品牌打交道的行业。虽然,国外涂料品牌的进入给我国船舶涂料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船舶涂料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得益于我国船舶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船舶涂料产业也取得了诸多突破。以海化院为例,目前,海化院已经成为一家国内一流、能与国际知名公司抗衡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国际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舰船涂料产品链,在国内率先完成了从有毒到无毒、水下到水上、舱内到舱外、常规型到功能型的全船配套体系,如船底漆、船壳漆、甲板漆、水舱漆、油舱漆、特种功能涂料等,能够满足全船各类舱室和部位的使用功能。

    得益于我国船舶市场的高速发展,从“十一五”期间开始,我国船舶涂料产量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十二五”初期达到了高峰。不过,随着国内外航运市场、船舶市场陷入低迷,“十二五”期间,我国船舶涂料产量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受益于2010年新船订单的大幅增加,2011年,全国船舶涂料销量达50万吨,达到近年来的高峰。随着此后订单的突然大幅减少,船舶涂料的销量也受到影响,2012年为38万吨,2013年为30万吨,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13年下半年开始,新船订单出现反弹,2014年销量为33万吨,同比出现回升。总体来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十二五”初期,虽然船舶涂料销量创了新高,但原材料价格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随着2012年销量大幅下滑,涂料企业的利润率面临较大压力。“十二五”末期,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树脂、溶剂价格随之下跌,船舶涂料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利润率水平才有所回升。

    标准规范越来越高

    近几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船舶行业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外出台的与船舶涂料有关的新标准、新规范也越来越多。从国内看,我国船舶涂料涂装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以环保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为主。国家环境保护部首次发布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船舶防污漆》自愿性标准,并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船舶防污涂料中的禁用物质、有害物限量和使用说明书提出了要求,规定了船舶防污涂料类环境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及检验方法,适用于各类船舶防污涂料。

    2014年3月,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起草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HJ2537-2014)正式发布,并于当年7月实施。新标准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调整了不得人为添加的物质要求,增加了乙二醇醚及其酯类物质的限量要求,提高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限量要求,提高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总量的限量要求。

    2014年8月1日,全国首个地方VOC综合排放强制性标准——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出台,规定了涂料与油墨生产、汽车制造与维修、家具制造、表面涂装等11类重点行业及其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等要求。

    从国际来看,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先后出台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AFS)、《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油船货油舱保护涂料和防腐标准的附件1《原油油船货油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和附件2《原油油船货油舱防腐保护替代方法性能标准》以及《散货船和油船空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等。

    国内外新标准、新规范的出台给国内船舶涂料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面对当前涂料行业绿色、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国内船舶涂料企业要加大对新型船舶涂料的研发力度,将船舶涂料和技术创新集中到为满足相关要求而进行的产品升级换代方面,开发性能更好、技术上更先进、更环境友好的船舶涂料。

     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近年来,我国从事海洋防腐和防污研究的专业机构也逐渐增多和完善。2013年,依托海化院设立的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通过了验收,这是国家第二批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批准建设,旨在提升我国海洋涂料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使我国海洋涂料技术5~1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据了解,该重点实验室以建设海洋涂料高水平研发平台为目标,建立海洋涂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试验研究三级研发链,主要以海洋防污技术、重防腐技术和功能型涂料技术为研究方向,力争在新型防污机理研究、仿生防污涂层结构设计、新型防污剂、极端腐蚀环境下金属和混凝土腐蚀机理及防护方法研究、高性能重防腐树脂合成、耐久性能加速测试评价方法等共性技术研究,功能涂料机理研究,功能化树脂合成及工艺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

    2010年年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了“海洋防腐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图打造以“科研-工程示范-产业化基地”为主线的海洋防腐科技创新产业链。据介绍,这个联盟以解决桥梁、码头等滨海重大工程以及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能源开发过程中的腐蚀与防护问题为背景,主要研究包括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在内的各种材料与表面处理层在海洋环境因素作用下遭受破坏的原因、过程机理及腐蚀控制与监测的技术,力争在海洋防腐涂料、海洋防腐工程及海洋防腐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该联盟瞄准国际高技术前沿,针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大技术需求,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创新模式,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中国海洋防腐蚀产业技术的总体实力。

    2011年3月,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防腐涂料分会在北京宣告成立,防腐涂料分会旨在研讨和交流防腐涂料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对中国防腐涂料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发展措施和行业规范,这不仅将加快我国防腐涂料产业本土化的发展,提高涂料企业防腐涂料的技术,也将会加快我国涂料与涂装的共同发展。防腐涂料分会成立后,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防腐行业各项标准制、修订工作,并组织实施进行监督。同时,防腐涂料分会还积极组织防腐涂料及其相关行业企业开展专业人员技术培训,联合科研院所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以集中行业力量促进发展,使防腐涂料行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沿着良好、健康、有序的道路前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