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究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8时59分12秒

    慧聪表面处理网讯: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被称作是世界十大关键技术之一,它集成物理学、化学、电子学、机械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是我国航空大飞机、重型直升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和先进装备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及战略性新型产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快速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的巨大潜力正被挖掘。近日,南方新闻网、南方双创汇就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等主题,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克崧进行了专访。

   技术高端应用广泛新兴产业迎来巨大发展契机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是新材料产业技术体系中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它不仅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具有显着的功能性,具有节能节材、绿色制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影响着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效益。

    记者:作为我国材料与表面工程知名专家,您能否向我们大众介绍下材料与表面工程都广泛应用于哪些方面?加快新材料的研究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周克崧: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是通过对产品或材料表面进行涂敷或表面改性,赋予材料表面以减摩、耐磨、耐热、耐蚀、隔热、抗氧化、抗疲劳、防辐射或声光电磁热等特殊功能。像热喷涂、气相沉积、电镀、涂装、堆焊、热扩渗、三束改性、激光表面强化等都属于表面工程技术范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强的先进工程技术,已成为我国航空大飞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重型直升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半导体、轨道交通、可控核聚变、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装备制造和基础制造技术等国家重大工程及战略性新型产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之一。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像航空发动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可控核聚变等。在这些国家重大工程以及战略新兴产业中传统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性能已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因此必须采用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在航空航天方面,以所处运行环境最严酷的高温涡轮叶片为例,涡轮叶片的工作温度高达上千度,目前的金属材料无法在保证机械性能的同时满足抗氧化、抗烧蚀、隔热等性能,必须采用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对高温合金叶片进行表面处理方可应用。

    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海洋环境是强腐蚀环境,比常规陆地严重10倍以上,海洋工程中的各种部件造价昂贵且更换不便,使用寿命更需要长久,所以它们均需要采用表面工程技术进行相关处理。

    总之,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突出的技术特点是无需改变整体材质,就能获得本体材料所不具备的某些特殊性能,对加快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应用面远远不止上述领域,在先进制造、轨道交通、新能源、纺织轻工、生物医学、石油化工、钢铁冶金、交通运输、包装印刷等各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把握机遇锐意进取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引擎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多年来在建设“科技强省”上取得丰硕成果。不久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出台,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广东省科学院骨干科研院所,周克崧院士所在的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下称研究所)一直以来围绕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传统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及国家重大工程开展新材料领域基础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记者:《规划纲要》已经发布,您认为《规划纲要》对广东科技创新领域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周克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粤港澳三地之间优势互补的特点,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规划纲要》是一份国家战略引导性文件,它的发布,为广东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科技改革的先行地和试验田,广东具有很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其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在科技体制改革、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创新资源集聚、培育壮大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等方面成效显着。

    今年广东省委省政府1号文出台了新的“科技创新12条”——《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粤府〔2019〕1号),从区域创新、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和优化了关于人才、资金、税收、项目、保险、成果转化等多项政策,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加快建设省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改革性、开放性和普惠性的措施,着力解决制约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

    记者:《规划纲要》里面有关于科技创新的很多规划。作为一个科研单位,研究所会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周克崧:作为广东省科学院的骨干研究所,研究所也在主动应对当前的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我们聚焦广东省现代产业新体系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重大需求,贯彻“人才强所”战略,不断优化拓展研究方向,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能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去年8月,研究所出台了“一一四”规划。我们希望通过突破若干真正影响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如高温防护涂层;重点培育一批未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如工模具用高性能涂层、增材制造技术、清洁能源功能涂层和材料表面分析检测与评价等,形成以科学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示范引领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端创新平台,将研究所建设为定位清晰明确、领域特色突出、国内先、国际先进的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另外,作为大湾区建设的一份子,研究所也在充分利用人才、技术、平台的优势,积极与佛山、中山、深圳、东莞、惠州等湾区城市及其企事业单位进行对接,共同促进发展。

    总之,《规划纲要》的发布,对研究所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会切实加快推进支撑性、战略性研究,将研究所建设成为国内一科研机构、更好地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记者:《规划纲要》专门用了一个小节提到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研究所目前已有哪些重要平台或者已开展哪些重大项目?

    周克崧:目前,依托研究所建有“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现代表面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及基础条件平台,与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联合共建了中法表面工程联合实验室、中俄激光加工技术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等5个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牵头和参与广东省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真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粤港澳大湾区金属新材料产业联盟等9个省级产业联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