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危机对国际石油形势的重大影响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8时35分12秒

    慧聪化工网讯:举世瞩目的海湾危机不但使中东地区剧烈动荡,而且对世界政治经济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0年国际石油形势的走向。

    一、海湾危机将迫使石油消费国改变能源政策、石油生产国改变生产政策,未来10年世界将出现节能、能源替代和能源开发的高潮。

    1.海湾危机引起的油价动荡对石油消费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它们正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可以预见,继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新的能源结构调整将在海湾危机后再现。

    在政策上,西方石油消费国正在制定摆脱石油、尤其是对海湾石油的严重依赖的政策。8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呼吁美国人节制用油;美国国会呼吁制定新的能源战略,恢复卡特政府时期实施过或强化了的一些节能计划和生产替代能源计划;9月13日,美国能源部长沃特金斯在参议院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宣布了一个旨在鼓励节能,促进燃料转换等问题的14点计划,其中包括批准修建天然气管道和焚烧废物的焚化炉,联邦机构更多地使用可转换燃料的汽车和提高政府大厦里的能源功效,开展一个全国性的宣传运动,鼓励美国人节油节电,更换功效差的炉子。8月上旬,日本政府决定召开促进节省能源和资源的会议,以减少石油消费量;海部首相呼吁国民节省能源。8月16日,国际能源机构专家开会,讨论了各国发电站以天然气和煤取代石油的可行性,并研究了减少石油消费等问题。9月上旬,拉美能源组织将促使各国政府加强本国能源部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海湾危机将迫使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再次认识到,应在不那么依赖石油的基础上制定能源政策。

    在经济上看,当前的国际石油价格已高到刺激石油消费国进行能源多样化、节能和能源替代的水平,世界石油消费将下降。从70年代和80年代国际石油形势的演变看,只要国际石油价格较长时间保持在每桶20美元以上,就足以刺激各国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第一,据80年代的实际数据测算,如果油价为每桶11-12美元,就可用煤替代石油;油价上升到每桶15美元,燃料油就难以和煤及天然气争夺市场,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下降。第二,西方企业的节能数据表明,油价每桶20美元就可以刺激大力节能。《中东经济概览》估计,仅依靠现有技术和较小的投资,到本世纪末石油消费国就能减少30%的能源消费。第三,替代能源计划将得到加强。如巴西已有450万辆汽车使用酒精燃料,每天可替代石油20万桶。第四,核电将有大的发展,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减弱的势头将得到扭转。如印度尼西亚正在计划修建核电站。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今年第四季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石油消费比1989年同期将减少10%。

    2.石油生产国将在海湾危机的刺激下扩大生产,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Non-OPEC,以下简称非欧佩克)石油产量将扭转下降的势头。以当前海湾危机为契机,今后数年内,世界范围的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将非常活跃,世界石油产量可望有大的提高。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下简称欧佩克)成员国石油生产将有大的发展。去年年底,欧佩克秘书长苏布罗托宣布,90年代该组织13个成员国将耗资600亿美元,使石油生产能力恢复到70年代日产3000万桶的水平,以满足世界对其石油的需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和科威特准备在5年内投资数百亿美元,将生产能力由1989年的日产1800万桶提高到2500万桶,其中仅沙特一国就将投资150亿美元,将日产能力由650万桶提高到1000万桶。海湾危机不但不会使欧佩克成员国扩大产量的计划受阻,反而刺激它们加速实施。9月5日外电报道,委内瑞拉表示,准备把因油价上涨多得的20亿美元用于扩大石油产量,把石油产量从目前的280万桶增加到1995年的350万桶。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将扩大石油产量。

    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将重新活跃。非欧佩克最大石油生产国美国的石油产量可能回升。1986年以来,由于低油价的影响,美国45万口低产井关闭,仅此每天石油产量就减少130万桶。据测算,这些低产井的成本为每桶18美元,当前的油价将刺激这些低产井逐渐恢复生产。美国能源部长沃特金斯宣布,美国在今后一年半至两年内增加石油生产,要求国会批准在阿拉斯加野生动物保护区进行石油开发。欧洲共同体8月21日决定,提供5100万欧洲货币单位贷款资助开发北海油田。英国公布的一份材料称,今后10年北海将开发52个油田,今后再开发80多个油田,英国在今年25年内可达到自给自足。巴西石油公司决定,1991-1995年投资169亿美元,使石油日产量达100万桶,石油自给率由目前的50%上升到72%,并于1997年实现石油自给自足。此外,西方一些大石油公司的石油勘探也很活跃,它们在苏联北极、新几内亚的赤道等地区广泛寻找石油,这些公司的勘探开发成本很低,如埃克森公司能以每桶能源当量5.10美元开发油田,而飞马公司仅为3.10美元。

    今后,石油二次、三次采收技术将更为广泛地应用。石油是靠地层压力或加水加压来生产,但这种方法仅能生产出10%的探明石油储量,大量石油还留在地下,要使用加热、加聚合物、二氧化碳和活性剂等技术进行二次、三次采收。据《石油情报周刊》提供的数据,上述四种二次、三次采收技术的成本分别为每桶15、17、20和30美元。二次、三次采收技术能回收探明石油储量的30%-60%。

    二、海湾危机将使今后两年的国际石油价格在较大范围内起伏,但不论危机结局如何,90年代中期油价将跌回并维持在每桶20美元上下。

    1.近期国际石油价格走向将直接受海湾危机的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起伏较大。

    世界目前尚拥有每天600万桶的剩余生产能力,但不能弥补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缺口,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平衡是脆弱的。据估计,伊拉克和科威特完全停止石油出口,致使国际石油市场每天的石油出口损失约400万桶。在今年8月底的欧佩克紧急会议上,除伊朗外,其余10个成员国同意每天增产400万桶,以弥补伊科的石油缺口。除此之外,国际石油市场还有每天约200万桶的无形剩余生产能力,如苏联、埃及、哥伦比亚、马来西亚等国将抓住目前高油价的机会,挤压国内消费或扩大产量,增加向国际石油市场的出口。因而,如海湾危机不再扩大化,国际石油市场不会出现求大于供。但是,拥有世界石油产量10%左右和剩余生产能力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沙特阿拉伯属于海湾危机的前线国家,如危机升级使沙特油田被毁,将使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仅此一点就说明,当前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平衡难以持续。

    一些无法测知的事件将影响油价的上涨。如从中东、苏联和拉美等产油地区到世界一些主要石油消费区有数千里的路程,石油大都靠油轮和油管运送,如果其中一、二条管线出现问题,或有它们被破坏的传闻,将使市场产生恐慌,引起油价的上涨。

    季节将使油价涨跌。由于国际石油市场因季节而变化的特点决定,今年冬季世界石油消费将上升,国际能源机构估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今年第四季度的石油需求将从第三季度的每天3780万桶上升到3890万桶,国际石油价格将面临上升的压力;而1991年第二季度的石油需求每天只有3610万桶,这样油价又有可能下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