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富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采访录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4时21分44秒

    十几年前,“富通”(当然那时的名字应该叫汽车空调机厂)的那大跨度的厂房可是牡丹江工业的一道风景,有人曾开玩笑地说,“空调”的厂房摆上生产线,还够打高尔夫球的。

    十几年后,“富通”的厂房好像变小了,厂房里被生产线挤得满满的,厂区的道路上都排着打好包装的物资。

    这“一空一挤”,当然可以用“富通”近年来的发展来求解,比如今年一季度生产汽车空调压缩机15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47%。但这组数字的背后,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就是“富通”配套生产基地建设的因素,比如说“富通”的“厂中厂”。

    “如果说‘富通’前些年是通过改制和不断创新来壮大的话,那么现在就是通过建设配套卫星企业来巩固企业的‘后方建设’,让企业腾出更多的精力放在项目建设、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上,同时也带动了一个配套的产业集群,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采访中,有关人士说。

    据说,今年还有10多家外地企业来我市投资建厂给“富通”配套。再加上已有的24家配套企业,“富通”的这些配套企业今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到2.3亿元,实现税金1800万元,新增就业900人。

    “富通”的“厂中厂”现象

    走进“富通”厂区东南角的一个车间你就会发现,这里员工的服装要比“富通”员工的颜色深些。原来这是哈尔滨利华磁力轴承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我们是把闲置厂房无偿地让配套企业使用,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卫星企业。”“富通”有关人士解释说。

    卫星企业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搞配套加工的企业,可像“富通”这样把卫星企业搬进自己家里搞“厂中厂”配套的却不多见。现在,像“利华”这样的企业在“富通”厂区内还有3家。

    “原来是愁没活干,现在是愁干不过来。”“利华”总经理傅博这样说。从去年11月起,“利华”由为南方某企业配套生产转为为“富通”配套生产,并把工厂从哈尔滨搬进了“富通”的厂区。目前企业已投资1300多万元,新购置了6台生产设备。

    “为‘富通’配套当然好了,就近供应销路好。”傅博说,该公司明年的产量会在今年的基础上提高50%以上。“其实不光是活多,还有配套质量提高的问题。所以我还想再投资,估计到今年年末总投资能达到1500万元,承担空调压缩机外壳加工能力约占‘富通’80%以上。”

    和“利华”一样,哈尔滨另外一家公司在我市注册成立了牡丹江市同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10月正式在“富通”厂内开始配套生产。“同旺”经理苑国华说:“原来我们预计3年半左右收回投资,现在看基本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今年一季度,“同旺”实现产值800多万元,税金20多万元。

    据说,目前广东、浙江、山西等地多家企业落户我市为“富通”配套生产,这些企业的数量也从原来的两三家发展到现在的24家,投资额超过3700万元,其中外来投资占80%以上。去年仅这些配套企业就实现销售收入8500万元,税金910万元,解决就业520人。

    “千里之外”与“几步之遥”

    经过十年的发展,牡丹江富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汽车空调压缩机产量由1997年投产初期的3万台,发展到去年全年生产压缩机36万台,今年预计产量更将达到60万台。

    “富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富通”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但掌握了生产空调压缩机的核心技术,而且使零部件国产化率由过去的30%达到现在的97%以上。

    但运输成本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富通”。“比如说离合器线圈吧,它是汽车空调压缩机产品中的一个关键零部件。在2004年之前主要供应商是在江浙和安徽一带,由于路途远,采购半径较大,运输成本较高,产品成本很难下降。”

    一方面是企业产品成本居高不下,而另一方面企业面对的是巨大的市场。据“富通”相关人士预测,到2008年我国汽车空调压缩机需求量为550万台,2010年汽车空调压缩机需求量将达到800万台。而从目前我国汽车空调压缩机行业发展看,产量平均每年按30%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总产量约为463万台,2010年可达到780万台,无法全部满足国内汽车空调压缩机需求。

    为了让配套半径缩小,从2004年以后,“富通”开始着力于将配套企业移到牡丹江,在厂内建立为自己配套的小“开发区”。据说,配套企业与“富通”的“零距离配套”,使“富通”仅配件运输成本就下降80%以上。

    这些卫星企业的到来,让“富通”的产品能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技术质量也能够得到控制。“以前零配件厂家是在‘千里之外’,现在是‘几步之遥’,我们的需求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配套生产企业那里。信息反馈和质量问题处理得更及时。”“富通”人士说。

    配套的“四两拨千斤”效应

    如今在“富通”组装压缩机的100多个零部件中,“富通”只生产其中的8个关键部件,而其它的零部件全都由配套企业来完成。

    当然,“富通”选择卫星企业的门槛也不低:企业必须可以专业化大批量生产,要适应能力强,同时技术和质量应该说在同行业处于上等水平。“富通”要求配套生产企业要“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改造和同步发展”。“只有配套商誉‘富通’达到四个同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够经得起风浪,才能与配套生产企业共同发展。”

    据说,“富通”规划到2009年实现产销汽车空调压缩机90万台,2011年产销量达到200万台,年出口美国3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利税2.5亿元,发展成为世界同行业前十位。当然这个规模也需要配套产业的发展,为此“富通”提出成立汽车零部件集团,建成为“富通”配套的汽车零部件创业基地,实现“富通”与配套基地同步发展。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省里近日拟将为“富通”配套生产的中小企业整合为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我市也正在帮助为“富通”配套生产的中小企业组建成民营汽车零部件集团,为“富通”提供配套服务,届时将有更多的卫星企业为“富通”提供服务。

    正如我市经委相关人士说的那样,“富通”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典型:龙头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链条,进而构造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龙头经济板块。这样不仅带动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还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延伸产业链条,拓宽产业纵深,使投资的乘数磁效应得以发挥,提高资金投入的收益率。同时能激活存量资产,扩大就业,增加政府税收。

    就这样一个“富通”引出了一个配套产业集群。一位为“富通”配套生产的卫星企业老总这样感慨:一个海尔集团基本辐射带动了山东半个省,牡丹江要是多几个“富通”等骨干企业的话,那么牡丹江工业光吃配这一块就不得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