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城市水环境重在“标本兼治”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18分41秒

    慧聪水工业网 春节刚过,南京在治理水环境上持续加力: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就对水污染防治和黑臭河道整治做出专题部署;时隔一天,市政府召开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现场推进会,《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作为今年市政府一号文件同步下发;对水污染防治推进情况和工作成效,市政府定下“每个月两次、每半个月一次督查督办”的制度……决心如此之大、力度如此之强,不难想见这项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实际难度,无怪乎市委主要领导明言“治水难度甚于扶贫”,必须“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水是一座城市的眼睛,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南京地处鱼米之乡的江南,“山水城林”是最富有特色的城市名片,水环境的质量和水平既事关城市形象,也是切切实实的民生期待。就眼下而言,老百姓家门口的水清不清、臭不臭,就更是关系到南京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但毋庸讳言,现在全市水环境尤其是主城区水环境的现状还难称理想,有些水体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黑乎乎、臭烘烘,成为南京城市的一道道“伤疤”。向黑臭河道开刀、有效提升全市水环境整体质量,亟需政府、社会、市民三方发力,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实现“标本兼治”。

    从长时段的历史视野看,无论是“清水变黑”还是“黑水复清”,都与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相关,水环境治理也同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密不可分。今天我们所亲历的河道黑臭,本身正是近几十年来持续城镇化、工业化的直接后果,谓之“成长的烦恼”并无不妥,而这样的发展之痛,许多发达国家在多年前也都面临过。以伦敦泰晤士河为例,这条“孕育了伦敦的繁华”的著名河流,在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化、工业化大踏步前进之时曾经被严重污染,鱼虾绝迹、臭气熏天,进而引发多次大霍乱,死亡人数达4万之多。从1852年起,英国人连续奋战了一百多年才大体实现泰晤士河清水长流。类似诸多案例说明,治水如治病,既要立足一时打攻坚战去除“表征”,更要立足长远打持久战铲除“病灶”。我市此轮水环境治理“坚持长效治理,突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因即在于此。

    在今年的市两会上,有位环保专家直言:“治理黑臭河道,治标已属不易,治本就更需努力。这是因为,污染表面上看反映在河里,污染源却都在岸上。”诚哉斯言!我们今天下决心向黑臭河道开刀,就必须统筹解决好河里与岸上、当下与长远这两大关键问题,既要下大功夫治理河道本身的污染、消减污染存量,又要花大力气调节和控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消减污染增量。治标是当务之急,治本为长远之策;治标的最终目的是求得治本,治本必须细化为日常的、持之以恒的阶段性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治标与治本二者得兼、相互依托,城市水环境的长效治理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在此轮城市水环境治理中,我们必须不断强化“标本兼治”的意识,以阶段性攻坚清其流,以持续性治理洁其源,“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日拱一卒、月有所进,南京水环境的面貌和品质必将大有改观。

分享按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