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从“污水池”到“聚宝盆”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7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13分47秒

    慧聪水工业网 阳光透过一棵500年老榕树的枝叶,稀稀落落地撒在洛溪河面上,静谧,幽然。河里的鱼儿使劲甩着尾巴,和同伴们嬉闹着;在岸边洗菜洗衣的大妈,和着涓涓细流声,正话家长里短。

    这是近日永嘉县桥头镇洛溪村的午后一景。从臭不可闻到鱼儿嬉戏,洛溪河的改变发生这两年间。

    河流治污,改善了环境,还丰富了“钱袋子”

    村里的老人回忆,几十年前洛溪河的水是能拿来洗米甚至饮用的。但在20多年前,村里建起新房,用上了抽水马桶,化粪池的污水通过管道排到洛溪河中。

    新房越建越多,化粪池也越来越多,洛溪河一时成为污水集中池。“河里的污水很多时候不能被及时冲走,发出阵阵恶臭,在家里都能闻到,我连门窗都不敢开。”家住河边的村民曾阿姨这样说。

    2014年4月,洛溪村开工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在洛溪河两侧新建了两个污水处理池,铺设了8323米污水管道,接入380户农户,接户率达80%。化粪池管道、污水管网等有了处理终端,洛溪河的水质明显好转,村里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洛溪村的有关负责人说,洛溪村的治污不仅改善了环境,还有生财的“功效”。

    2011年,洛溪村投资245万元建成了洛溪村水库,不仅解决了洛溪村村民的用水问题,还为附近的桥头镇白垟工业区和桥头高速服务区提供了清洁卫生的水源,洛溪村集体因此每年增收30多万元。

    洛溪河遭受污染之后,放水库的水冲洗河道似乎是首选。但对洛溪河来说,这却是个两难选择,不放水,河道臭不可闻,可放水,就如同是“放钱”。如今,村里建成了污水治理设施,水库的水保住了,村里的集体收入也有了保障。接下来,村里还打算在洛溪河两岸修建休闲坝,让村民多一个休闲好去处。

    污水管网接入30万户家庭,改造化粪池13万座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治污之要,在于农村。洛溪村的改变是我市广大农村五水共治的一个样本。

    2015年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冲刺年。去年年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被纳入温州市委“一号文件”——深入推进农村“五水共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截至去年12月底,我市共有1644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施工图设计,1630个村完成招投标,1624个村开工建设,接户308201户,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2.5亿元。

    据了解,全市农村的污水处理工作有进厂处理、自建终端和分散式处理三种模式。其中采取村域自建生态化处理设施模式的有1006个村,占62.9%;进厂处理的村有357个,占22.3%;分散式处理的有236个,占14.8%。截至去年11月底,已完成化粪池改造13万座,铺设接户支管143万米,设置检查井和清扫井17万个。

分享按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