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12分14秒

    慧聪水工业网 在历经波折与“磨难”后,一直备受关注的“谁是解救博天环境的白马”这一“谜团”终于有了眉目,博天环境也终于“入编”,或将如愿加入“国家队”。

    6月14日,博天环境公告,复星创富拟向青岛融控转让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不低于2088.9202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5.00%),转让价格以上市公司整体估值不超过36亿元为限,具体价格以双方最终协商确定为准。

    同时,待上述股份转让完成过户后,汇金聚合同意将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8355.6811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0%)的表决权全权委托给青岛融控行使。

    上述整体交易完成后,青岛融控合计拥有上市公司不低于25.00%的表决权,将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西海岸新区国资局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那么,从博天环境终于迎来国资实控人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

    01国家队“控场”,环保产业格局愈发明朗

    自去年起,国家队入场“输血”“纾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反而成了一种“常态化”操作。

    我们见到了太多“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案例,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列位看官们也都在纷纷猜测,“缺钱”的民营企业下一步该投靠谁。

    在众多企业中,博天环境的命运可谓牵动着大家的心。

    同众多民营名企一样,博天环境也经历了从崛起到“黯淡”的历程。

    彼时,环保行业春意正浓,环保民企也是乘着政策的东风意气风发。2011年到2015年,博天环境的营业收入由3.55亿元增长至19.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3.89%,被业内称为“博天现象”。

    带着光环的博天环境自2017年上市起,其业绩一直表现稳定,亮眼的成绩也让其在水务行业名列前茅。

    董事长赵笠钧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喊出了2020年营收破百亿、2025年营收达到300亿元、2030年营收过千亿的目标。而现实形势让这一切似乎都化为了“泡影”。

    受融资紧缩等政策的影响,环保行业一时之间“步入寒冬”。博天环境负债金额大幅增加,已突破百亿。与此同时,业绩大幅下跌,断薪、员工流失严重,被列入负面观察清单,诉讼纠纷……这一切,让博天环境陷入困境,不得不积极自救。

    博天不是第一个“暴雷”的环保民营企业,“先辈们”的足迹以及整个形势表明:是时候找个靠谱的“大树”靠一靠了。

    一方面,像东方园林、启迪桑德、碧水源、环能科技,包括国祯环保、铁汉生态等都已“入编”,加入“国家队”;另一方面,国资央企也在积极拓展版图,或通过收并购或通过成立公司来拓展市场,像近日成立的江苏省环保集团、万家寨水务、中铁水务,三峡集团铺开资本版图等等。

    前有如北控、首创、粤海水务等依然“巍然屹立”的地方国企类“前浪”,后有“虎视眈眈”的跨界而来的基建狂魔、国资央企等“巨鳄级后浪”,不做出改变已然无法生存了。

    如果说此前水务行业还是国资、外资、民营“三足鼎立”,那么随着PPP模式的“席卷”以及国家队的进场,外资已经慢慢退出“主场”,而民营企业也悉数交出“指挥棒”,跟着“央企大哥”的节奏一起“唱”。至此,环保行业竞争格局愈发明朗,国家队已然slay全场,环保这件国计民生大事也“交还”国家手中。

    02打铁还需自身硬,“结盟”是一个双方互选的过程

    博天环境之所以牵动人心,一是因为其自身龙头企业光环加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战线拉得够长,过程也够曲折和“扑朔迷离”。

    自去年起,博天环境的糟心事儿一件接着一件,到底谁才是解救其白马的猜测也始终见诸媒体报端。

    2017年11月27日,博天环境公布,公司与中国诚通生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通生态”)友好协商,双方有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业务领域优势,实现互利共赢。诚通生态与博天环境双方于2019年11月27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协议为战略合作的原则性框架文件。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博天有意引入诚通生态为战略投资者,入股方目的并非是要掌握公司实控权。双方将在股权、资产和业务拓展等方面长期开展多项合作。

    其实,博天环境一直在积极寻求国资纾困,除了诚通生态,博天环境也接触了三峡集团和国投。据经济观察网采访知情人士得知,博天环境前后陆陆续续谈了好几家,也错失了一些机会,几乎都是由于资产负债率和股权质押率太高。其中与三峡谈的比较深,也是重点,但最终还是没有在三峡高层过会。其实央企收购民企要受诸多条件限制,至于这个条件博天环境能不能接受,最终关键还是要看赵笠钧。

    今年4月23日博天环境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公司股票4月24日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4月27日,博天环境发布关于终止筹划重大事项暨复牌提示性公告,公告称,截至目前,由于未与相关方达成一致意见,为保障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的具体合作事项,及时复牌。

    可见,博天环境一直在寻找合作者。

    由博天环境寻找能够“收编”自己的“盟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结盟”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与互相协商的过程。要想被国资大佬选中,一方面,你需要有过硬的实力,同时也不能有“硬伤”,诚如在水处理领域优势明显的博天环境也会因资产负债率和股权质押率太高而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民企也在选与自己高契合度的国资“接盘”,像与三峡集团联姻中断的国祯之后转投中节能,是因为其都在长江大保护领域布局发力,如果国资限制条件太高民企无法接受那么双方的谈判也将告吹。

    那么,此次博天环境与青岛融控的“结盟”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

    据悉,青岛融控成立于2018年11月,注册资本50亿元,总资产1031亿元,拥有AAA企业信用评级。西海岸新区国资局持有青岛融控100%股权(国有独资),是青岛融控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青岛融控服务军民融合、经略海洋两大国家战略,以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优做强为目标,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重点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军工科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承担青岛桥头堡国际商务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投资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