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领袖文剑平:碧水源决战水污染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02分18秒

    慧聪水工业网 浑浊不堪的污水流入一个布满白色细线的方箱子,流出的水变得晶莹剔透,这并非魔术。

    在北京北部,距离市区20公里的北清路上,有一个名称包含“生命”的科技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这项魔术一般的技术源头就在这里。而在全国各地的污水处理厂,这一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研发并在全国各地应用膜技术处理污水的企业,就是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碧水源)。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期,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今年2月18日发布消息称,目前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18座城市存在黑臭水体,已经排查出黑臭水体1861个。

    碧水源正为改变这一现状而努力。

碧水源主营业务

碧水源主营业务

    “目前,碧水源在全国各地建设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累计日处理污水量近200万吨,每年可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近50亿吨,占全国膜法水处理市场份额的70%以上。我们将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滤膜、超滤膜和反渗透膜技术,不遗余力地为解决我国水脏、水少、水不安全问题做出努力。”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说。

    碧水源在努力治理水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2015年第三季度报表显示,碧水源实现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51.47%。

    弃官从商

    文剑平1962年出生于湖南,先后拿到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士学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硕士学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他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助理研究员,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国家科委中国国际科学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兼中国废水资源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放弃仕途,从零开始创业,缘起2000年的那个夏天。那一年,本该是属于中国的奥运年,却在7年前的主办权竞争中以一票之差惜败悉尼。但是这一届奥运会,却成为文剑平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次采用了膜处理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成为该届奥运会的成就之一。身在澳大利亚的文剑平对悉尼奥运会的水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进行了细致考察。“悉尼奥运会的这种膜处理技术要是能在中国运用该多好。”回忆创业时的想法,文剑平如是说。

    详细考察后,文剑平获得了许多宝贵资料。2001年,包括文剑平、何愿平在内的几个曾在科技部工作的老朋友结成创业团队,创立了碧水源公司。彼时,环保产业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环保领域对创业者来说更属于冷门领域。

    碧水源创立之初就放弃了国内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做法,决定将污水处理膜技术引入国内。然而,这个尖端技术的拓荒之旅却布满荆棘。虽然碧水源团队应用膜技术较之传统技术沉淀池具有出水水质标准高、占地面积少、增量扩容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当时几乎没人相信处理一吨水造价高达5000元的“膜”技术能够取代旧有的仅需1000多元的沉淀池技术。更鲜有人敢将造价上亿元的项目交给注册资金只有200万元的碧水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