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人环保专家建言:治霾要抓“罪魁祸首”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8时58分40秒

    慧聪新风网 雾霾现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生产生活的社会之痛。位于华盛顿的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总裁、全国政协海外特邀代表何平博士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言,治霾措施必须针对主要矛盾。

    脱硫脱硝不完善成“祸首”

    何平指出,燃煤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而中国燃煤的50%是用于发电,因此要求电厂和大型燃煤工厂除尘、脱硫、脱硝是十年来环保部主导的治理空气污染主要措施。这些举措使空气污染因子中具有毒性的二氧化硫成分开始减少,无疑是积极的,也是必须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内雾霾严重,但并没有发生像当年伦敦空气污染导致上万人死亡惨剧的原因所在。但脱硫、脱硝工艺不完善产生了副作用,导致雾霾加剧,这是许多专家没有想到的。

    脱硝是燃烧烟气中去除氮氧化物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效率能达到80%—90%,剩下10%—20%的氮氧化物仍留在烟气中。再经过除尘程序,去除99%的大颗粒烟尘后,残留细煤灰和烟气则进入脱硫过程。

    目前国内脱硫工艺90%是采用湿法脱硫,这种方法脱硫后排放的烟气湿度很大,是普通空气的10倍。湿烟气里携带残留的细煤灰、硫酸铵、硝酸铵、硫酸钙、硝酸钙细颗粒等,呈雾状,会直接形成雾霾。

    湿法脱硫之后的烟气温度在30摄氏度至50摄氏度左右。根据欧美经验,湿法脱硫通常需要加装烟气再热器(GGH),将烟气温度抬升到80度以上排放。而在国内很多电厂以节能和防止设备堵塞为由,不会加装GGH,或装了也被拆除。这导致烟气低温低空排放,加之湿度大,致使烟气不易扩散,形成雾霾。同时,这些湿烟气在静稳空气中不断扩散,吸附工厂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时间一长,导致大气能见度大幅度降低,空气质量急剧恶化,形成重度雾霾。

    何平表示,电厂脱硫脱硝工艺不完善导致雾霾加剧的论断受到了国内一些专家的质疑。但最近一些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了这个现象。如最近美国《科学进展》杂志刊出的一项研究就将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源直指电厂的烟囱。

    他认为,正因为脱硫脱销工艺不完善的副作用,导致2012年后在煤炭总量没有明显增加、汽车增量也逐步趋缓的情况下,由于脱硫、脱硝的全面实施,致使雾霾突然大面积加剧。

    散煤燃烧治理面临困境

    何平表示,燃煤散烧排放是造成北方重污染天气的另一重要原因。环保部门调查显示,作为大气污染重灾区的京津冀地区,每年的散烧燃煤量占煤炭使用总量的10%,但对污染物排放量的贡献却达到了50%。

    对于燃煤散烧的控制,各地基本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于中小锅炉,多采取“煤改气”“煤改电”,使用洁净型煤,或直接淘汰等方式。对于农村燃煤问题,则推广使用无烟煤、洁净型煤、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部分地区也有“煤改气”“煤改电”的计划。

    但目前散煤燃烧治理却面临着困境。不仅管理部门众多,职责不清,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即使是治霾压力最大的河北省,其2014年和2015年清洁型煤计划的推广也不容乐观。

    治霾措施要针对主要矛盾

    何平指出,治霾形势日益严峻,空气污染治理的主管单位应排除干扰,直面问题。在雾霾肆虐的情况下,如何抓主要矛盾,尽快缓解空气污染给社会带来的压力,需认真思考。

    他认为,要想在短期内消除重度雾霾,首先要集中力量解决目前脱硫脱销导致雾霾加剧的问题,避免环保越发力、雾霾越严重的尴尬;其次要加大散煤治理力度,推广无烟煤、洁净型煤、生物质成型燃料等,要立法或颁布条例,禁止散煤燃烧,违者重罚;三是要继续推动机动车减排,尤其是重型柴油车的减排。

    他强调,治疗空气污染不是一省一区的事情。“空气是流动的”,对于国内的雾霾治理来说,光控制住京津冀地区是不够的,必须要全国一盘棋协调联动。

QR Code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