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7时47分11秒

    【慧聪热泵网讯】日前,哈尔滨印发《哈尔滨市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

哈尔滨市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黑政规〔2018〕19号)、《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哈政规〔2019〕3号)要求,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原则,以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为基础,以燃煤污染控制、高排放车管控、城乡面源综合整治、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重污染天气妥善应对为主攻方向,紧盯重点源、敏感区域、和特殊时段,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目标指标

    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减少22%和25%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5%以上,降至53微克/立方米以下,力争降至50微克/立方米以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50%以上,减少至21天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调整能源结构

    1.稳步推进清洁取暖。落实《哈尔滨市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9-2021年),以俄气入哈为契机,加快实施天然气等各类分散式清洁供暖,实施“煤改清洁能源”的单位应同步拆除燃煤锅炉,替代后的燃气锅炉需采用低氮燃烧等技术,燃气壁挂炉能效不得低于2级水平,城市城区清洁取暖率力争达到70%以上。县(市)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构建以集中供暖为主、分散供暖为辅的基本格局,清洁取暖率达到60%以上。农村地区优先利用生物质、洁净煤、电等多种清洁能源供暖,清洁取暖率达到30%以上。(牵头协调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部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2.继续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按照国家和省要求进一步扩大燃煤锅炉淘汰范围,淘汰的燃煤锅炉应当实行清洁供热替代。继续推进市区建成区每小时35蒸吨以下和县(市)城关镇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以及市区和县(市)城关镇建成区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燃煤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淘汰,实现“清零”;基本淘汰市区建成区以外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淘汰市、县(市)财政供养单位(包括乡镇、村委会)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牵头协调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棚户区等低矮面源整治。按计划完成棚户区(含城中村)搬迁改造。对未纳入搬迁改造计划的棚户区内居民燃煤散烧和居民楼自供热燃煤散烧要通过并网、改用清洁燃料或使用生物质燃料、型煤等措施进行改造,减少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依法取缔市场摊区、街边商户等原煤散烧行为。(牵头协调部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生态环境局,责任部门:各区政府)

    4.加快农村地区洁净燃料替代。大力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重点推广高效清洁燃烧炉具,鼓励引导居民使用洁净燃料,开展农业生产清洁用能改造。积极探索整县、整区推进模式,实行整村、整乡连片推进。大力压减农村传统炉具,推动全市高效清洁燃烧炉具的加快普及。大力推广洁净燃料,在道里区、南岗区、平房区、香坊区、呼兰区等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开展居民燃煤和大棚温室改生物质、型煤、兰炭气、改电等多种模式试点示范。推动农村建筑节能改造,提高节能效果。(牵头协调部门:市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5.强化煤炭质量管控。完善煤炭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环节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行政管理体系;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售散煤,煤炭经营单位要合法、规范经营,建立购销散煤台账,主动开展质量报验和煤质社会公开,严格执行有关煤炭质量管理规定,严禁销售不达标煤炭;煤炭储存单位应建设封闭式煤场或防风抑尘网,设置喷水装置,定期洒水降尘,抑制煤炭装卸煤尘,防止煤堆自燃。(牵头协调部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体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6.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市区建成区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实现节能和超低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具备条件的实行特别排放限值,优先实施并网或改用清洁能源。加大对纯凝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供热管网建设,充分释放和提高供热能力。不具备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条件的地区,现有多台燃煤小锅炉的,可按照等容量替代原则建设大容量燃煤锅炉。(牵头协调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体责任部门:各县市政府)

    (二)推进调整产业结构

    7.严格环境准入。强化节能环保标准约束,严格行业规范、准入管理,明确更严格的产业准入门槛。积极推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新、改、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区域、规划环评要求。(牵头协调部门:市生态环境局,配合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体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严控新上“两高”行业项目,严禁新增钢铁、电解铝、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采用公路运输。严格执行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等的固废伴生水泥项目,必须依托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不扩产能改造。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质量、能耗、技术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淘汰关停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牵头协调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主体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8.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继续实施“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严格落实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及土地、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要求。进一步排查“散乱污”企业,明确各区域排查责任人,逐一登记备案,实行清单制、台账式、动态化管理。列入关停取缔类的,基本做到“两断三清”(切断工业用水、用电,清除原料、产品、生产设备);列入整合搬迁类的,按照产业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的原则,搬迁至工业园区并实施升级改造;列入升级改造类的,树立行业标杆,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提升污染治理水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