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洁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联盟秘书长金继宗:技术服务有突破才有更大的市场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6时40分49秒

    【慧聪供热采暖网】2018年11月27日,由慧聪网、慧聪供热采暖网、慧聪壁挂炉网、慧聪地暖网主办、羽顺集团携手旗下:中山市羽顺热能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河北罗密欧采暖设备有限公司总冠名的慧聪网暖通与舒适家居产业峰会——“羽顺杯”2018年度中国供暖行业品牌盛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在品牌盛会高峰论坛,权威专家与行业大咖就“煤改气之资金困局和库存困局”“政策红利与市场红利之争,议中外壁挂炉企业的生存之道”两大议题,给在座嘉宾呈现出一场精彩的饕餮盛宴。

    出席本次高峰论坛的嘉宾包括: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副理事长柳润峰先生;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电能供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志国先生;北京建筑节能与环境工程协会副会长,中国清洁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联盟秘书长金继宗先生;羽顺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海军先生;万家乐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涛先生;佛山市顺德区基诺德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振明先生;天津太阳花暖通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公司总经理高学武先生;宁波高新区健坤电热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旭先生。

金继宗:技术服务有突破才有更大的市场

    北京建筑节能与环境工程协会副会长,中国清洁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联盟秘书长金继宗先生发表了以下观点:

    煤改工程从北京这看,北京是110万农户,到今年10月份已经改完将近86万户,这个改完以后,用气的不到20%,其他用电,这个就是市场情况。

    各省市原来以推燃气为主,后来根据实际情况,这个市场红利正在缩水,反正北京这个大头已经完了,周边的话,这个红利有政策,没有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燃气壁挂炉企业,市场的突破方向在哪里,在清洁供暖的市场上。一期用气有燃气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而且供气的价格老百姓接受就用,但是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就用电,有这种市场条件的燃气企业还是要在几个方面把自己做到最好,更适应于这个市场。

    首先是技术上要有创新、突破,燃气壁挂炉一级炉可以做到每千瓦小时的燃气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在5-6以下,一级炉当中的全预混冷凝炉做到了没有问题,但是大气预混的冷凝炉有些勉强,或者有些问题,所以应该在技术上突破。

    另外就是能效,欧洲2015年能效季节性的供暖能效大于86%,测试能效按标准,都是按最高值满功率来测,实际上我们建筑节能最多才65%-75%。在比较长的采暖季的过程中,燃气壁挂炉不会满负荷工作,都是在局部工作,在局部负荷情况下的能效怎么样,省不省气,全预混冷凝炉有个特点,负荷越低越省气,或者能效变化不大,但是其他的能效就下来了。所以技术上能不能突破,适应老百姓的需求,把技术做好,有突破才有更大的市场。

    举一个例子,现在有一个调研,就是北京市既有的78万台壁挂炉需要置换,怎么引导老百姓置换?希望政府给一定的引导政策,因为这个市场不能消费,完全政策控制,农村可以这么办,城市里老百姓置换要靠自己市场的规律做,政府给一定的引导。老百姓现在换,能够排放在5-6以下的,政府给一点钱,减少个人所得税,或者补到购买燃气的费用当中,但是只给一部分,性能好的炉子老百姓才愿意买,哪些好,哪些不好老百姓自己选,所以技术要有突破。

    另外一个售后服务好,老百姓买的放心,用的放心,而且现在是技术服务,往智能化、信息化,往云端服务发展,现在壁挂炉没有做到这一点。壁挂炉企业一定要有技术服务,一定要往信息化这方面走,除了人的服务精神以外,还要有精神附加值。

    慧聪网暖通与舒适家居产业峰会——“羽顺杯”2018年度中国供暖行业品牌盛会由慧聪网、慧聪供热采暖网、慧聪壁挂炉网、慧聪地暖网主办、羽顺集团携手旗下:中山市羽顺热能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河北罗密欧采暖设备有限公司总冠名,万家乐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清洁能源应用技术联盟、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电能供热专业委员会联合指导,河北佐宸采暖设备有限公司提供服装赞助,特此鸣谢!

暖通巡展是由慧聪空调制冷网、慧聪热泵网、慧聪供热采暖网、慧聪新风网、51厂批网共同主办的大型招商与技术培训活动,旨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发展渠道商,寻求潜在商机,同时,为工程商、经销商组织最前沿的技术培训,搭建行业、企业及商家之间的沟通桥梁。填写下表,参与报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