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电音节赢不了国际IP?非也非也!

   2020-07-16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6日 13时35分44秒

  中国电子音乐这两年异军突起,从2015年开始,中国各种规模的电子音乐派对、活动持续火爆,各种规模的电子音乐节以及电音演出也在如火如荼地举行,中国成为众多国际电音节品牌最具吸引力的一个市场。

  2017年Ultra进入中国,随即引发了一波国际电音浪潮,同时也为国内打开了国际电音节品牌的新局势,海外电音节纷纷落地于中国,在2017年就呈现出鼎沸状态。有数据显示,电子音乐节从2016年的32场,到2017年已经发展到将近100场,增长了将近3倍,预计今年将有160多场电音节项目在中国落地开花。

  

  国际电音节IP纷纷入华

  中国的电音市场处于起步期,潜力巨大,正是看好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电音节陆续进驻中国,中国电子音乐节市场也正朝着更广阔的未来快速发展着。

  早在2016年时,就曾有消息传出世界最大的电音节之一Electric Daisy Carnivial(EDC,中文译:雏菊电音嘉年华)将会进入中国,而到今年1月,将之引进中国的热波传媒终于坐实了这一消息。无独有偶,去年12月,英国最大的电子音乐节Creamfields(奶油田)首次在中国香港举办,到今年,它的版图已经拓展到了广州、成都、北京、台湾、上海、香港、厦门等内地的许多城市,成为国内众多电音爱好者在今年的打卡目标。

  有人说18年将会是国内电音节市场上的一场白刃战,在这场白刃战之中最不可忽视的势力则是“外来音乐节”,先来看一下2018年四月至六月份国内已经确定官宣的大型户外电音节。

  

  一共七场户外大型电音节,其中除去深圳的蝙蝠电音节,其余六场均是“外来电音节”,这些国际IP的涌入对本土电音节品牌形成围堵之势,然而更意外的是,唯一的一场本土电音节于最终也以“不可抗因素”的理由无奈宣布取消。

  

  本土电音节的发展势如破竹

  一方面,包括全球三大电音品牌Tomorrowland、Ultra以及EDC在内的国际电影节IP ,以各种方式准备或已经进军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电音节亦暗自锤磨生长。下面小编就列举几个在国内施展拳脚并小有成绩的国内电音节。(排名不分先后)

  百威风暴电音节

  大中华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子音乐盛宴——百威风暴电音节创始于2013年,风暴电音节在首年便吸引了24000 Raver一起嗨,为中国电子音乐产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举办了5届的STROM风暴电音节如今在亚太地区很有知名度,主办方为上海唐艾文化的A2LIVE。之后,风暴与百威合作,百威风暴电音节越做越大。

  

  

  ISY三亚国际音乐节

  本土电音节品牌——ISY三亚国际音乐节是国内第一场由政府大力支持并参与协办的本土电音节,也是目前国内第一场能过在现场燃放烟花的电音节。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主办方本身就存在的资本,演出阵容极尽豪华,从目前世界最公认的商业DJ榜单“DJ MAG TOP100”上的世界前五名中请来了四位,不论这些巨星对不对得上所有爱好者的口味,但是其商业价值无可否认。

  

  

  长城电子音乐节

  长城电子音乐节是北京本土最具特色的电子音乐节。默默的举办了十几年,如今也打响了品牌。主办方BOOM近几年剑走偏锋,使音乐节和跑步相结合,打造了长城跑、沙漠跑等音乐节。长城跑音乐节更是与旅游景区相结合。

  

  

  INTRO电音节

  INTRO电音节被称为是国内首个户外电子音乐节品牌。有着多年的经验,2015年被北京麦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收入麾下。目前INTRO电音节已经在北京举办了八届,去年的INTRO电音节在河北廊坊的天下第一城举办,并和杜蕾斯进行合作,现场设置了很多有趣的装置。

  

  

  迷笛电子音乐节

  作为国内知名的音乐主办方之一。除了迷笛音乐节之外,迷笛音乐学校也打造了电子类型的迷笛电子音乐节品牌,经过几年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迷笛电子音乐节更加注重现场体验,除了比较有特点的露营外,现场还设有极限运动、水上运动、露天泳池、游乐场、创意集市等。

  

  

  草莓音乐节

  "草莓音乐节"是国内音乐厂牌摩登天空继"摩登天空音乐节"之后,于2009年创办的另一音乐节品牌,比之"摩登天空音乐节","草莓"的气质更为多元,更具有春天、浪漫、爱的特质。

  

  

  国外品牌力压本土品牌?

  本土品牌要崛起了?!!

  “海外知名的IP不需要额外花太多的宣传推广,已经很有知名度了,可以借势而为,节省很多市场推广预算。”热波传媒CEO何诗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事实上,一有国际知名音乐节落地中国本土,总能引起国人的蜂拥而至,因此,引进“自带流量”体质的国际知名音乐节品牌就成为很多主办方的不二之选,继而放弃了自身的生产力,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多人“自创”本土品牌,中国的音乐节如何打造国际影响力?

  

  国际知名音乐节实力强大确实是事实,却也不能一刀切地说本土电音节就真的赢不了这些国际IP,另外,我们确实也看到国际IP落地中国时暴露了不少问题。

  其中,巨大的市场需求也让不少“投机者”嗅到了有利可图的气味。在很多城市,大量的“DJ拼盘“音乐节应运而生,邀请几个国际DJ加上一众本土上升期DJ,无需多下功夫就可以卖上一个好价钱。在快速“割韭菜”占领电音粉丝市场的利润诱因下用极短的时间“攒个音乐节”,现场视听体验与娱乐体验就根本无从谈起了。

  那中国本土音乐节如何实现突围呢?有哪些些必备要素?

  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清楚地看到,ISY三亚国际音乐节能呈现巨大商业价值,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全世界电子音乐爱好者朝圣地、世界三大电音节之一Tomorrowland,也离不开比利时政府的大力支持,可见政府支持对电音节的重要性。这也将是未来本土电音品牌崛起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主办方的实力:但是,像ISY三亚国际音乐节这样获得政府大力支持的电音节毕竟还是少数,这时候主办方实力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以丛林电音节为例,尽管它没有特别豪华的阵容,但它却是目前本土电音节品牌之中口碑最好的一个。为什么?这或许离不开丛林的主办方主流与非主流的关系的精确把握。他们请来演出阵容不完全偏向于主流EDM,而是在主流之中会加入那些很有实力但是没在商业榜单上的优秀DJ/制作人,另外,推出良心票价也是极易收获口碑之举,这么看丛林电音节能获得成功也是情理之中了。

  

  

  

  小编总结:如今,我们一直努力从“中国制造”逐转变为“中国智造”,为的就是打造中国形象,在国际上铿锵有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上保有竞争力站稳脚跟。音乐节也是一样,自创中国音乐节品牌,代表了中国的自主创新,代表了中国的本土电子音乐文化。但要做的成功也非易事,意味着要在阵容、宣传、舞台等多个方面付出多倍的努力。不是说自创自主品牌比引进国外IP 更好,只是说我们期待更多自创品牌的出现,与引进品牌相得益彰,促进我们国家的电子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