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提出钻石纳米线束设计,将为储能形式带来新革命

   2020-07-15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5日 02时28分44秒

    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钻石纳米线束的新设计,这可能为一种新的机械储能形式铺平道路。按计算,这项技术的能量是锂离子电池的三倍。

    昆士兰科技大学(QUT)材料科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篇新的研究论文,提出使用金刚石纳米线束(DNT)来提供能量储能能力,这可能会给机械和生物医学工程带来一场革命。DNT是一种碳纳米结构——一组超薄的一维碳线,当它们被扭曲或拉伸时可以储能能量。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研究员詹海飞博士领导了这个研究小组,他把纳米结构比作一个压缩的线圈或儿童的发条玩具。他说,“当扭曲的线圈解开时,能量可以被释放出来。”

    据微锂电小组分析,其诀窍在于控制产生的能量。如果这种能量可以被稳定下来,那么它就可以被用于一系列的应用,从生物医学监测系统到纳米机器人,以及机械能量储能。

1

    詹教授说:“与锂离子电池等使用电化学反应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化学储存不同,机械能系统本身的风险要低得多。”机械能储存不会有在极端温度下发生故障的风险,也不会有化学污染的风险。纳米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不让人惊讶,因为它本质上是钻石——我们所知道的最坚硬的材料。当然,钻石的结构意味着它是非常强大,坚硬,轻。有了这些特性的装备,DNT的潜力只会受到科幻作家想象力的限制。19世纪末首  次提出的“星际到太空”运输系统的著名构想,被吹捧为DNT(禁止追踪)的一种可能应用,同时被吹捧为更实际的、更高效的电动汽车的构想。

    在能量密度方面DNT的能量储能潜力是惊人的。按磅计算,DNT的能量密度——也就是说,它的质量能储存多少能量——为每公斤1.76兆焦耳,是锂离子电池的三倍。研究人员有了一个想法,但现在他们必须把它付诸行动。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QUT团队计划构建控制系统,以测试纳米线的扭曲和拉伸。

    据微锂电小组预测,纳米线束可以用于下一代输电线路、航空电子、场发射、电池、智能纺织品以及建筑材料等结构复合材料,为新的储能形式开辟道路。

责任编辑:俞雪峰

声明:本网站中,来源标明为“ 慧聪电子网”的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欢迎投稿,邮箱:yusy@hc360.com

< 电子网首页新闻中心首页 > 2019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 你可能会喜欢
  • 1 ·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更环保..
  • 1 ·华为斥资6600万元入股中..
  • 时域和频域的关系 ·时域和频域的关系
  • 如何从PCB设计工具中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工具学习使用呢? ·如何从PCB设计工具中选择..
活动推荐更多

2019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

2019年11月27日

杭州·和达希尔顿逸林酒店

大会详情

电子云课堂
  • AVR-IOT开发板演示

    Microchip微芯

  • 读懂英飞凌IGBT技术模块参数

    英飞凌

    ·【研讨会】深入挖掘集成主控制器功能的新.. ·【视频教程】英特尔封装Co-EMIB
热点排行更多
    ·iPhone12错峰发布,首 款5G苹果机售价不.. ·智邦国际ERP系统新版发布,开启企业线上线.. ·新冠疫情带动额温枪技术全面提升 ·什么是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技术特征解析 ·详解IC内部结构!(附图剖析开关电源IC) ·大疆发布御 Mavic Air 2:聪明的航拍无人.. ·将iPhone 7换成了新款SE以后,我发现只有.. ·如何用数字化应对企业管理危机?Moka大咖观
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

赛迪网 RFID世界网电子信息产业网畅享网与非网电子产品世界威腾网慧聪家电网慧聪物联网

合作咨询:15889679808

媒体咨询:13650668942

广州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紫园商务大厦19楼

深圳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70号电子科技大厦A座2106

北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0号院润宇大厦2层

  • 慧聪物联网微信公众号
  • 慧聪电子网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我要投稿 | 寻求报道 | 申请合作

Copyright?2000-2014 hc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10051号 海淀公安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02015485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