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措施

   2020-07-02 门窗网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02日 08时55分23秒
相关推荐:

  在冬季天然气用气高峰到来前,8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措施。

  会议提出,一是构建多元化供应体系,加强管网、储气库、接收站等建设,保障天然气供需平衡和有序利用。二是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创新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三是完善天然气调峰、应急和安全保障机制。做好今冬明春保供预案,新增气量优先保障城镇居民生活和大气污染严重地区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煤改气”要坚持“以气定改”。用差别化价格政策促进削峰填谷。

  做好今冬明春的天然气供应工作已经成为近期能源和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就在本月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一行到中国石油集团调研加强油气安全供应保障情况。连维良当时强调,要抓紧签订合同、抓紧锁定气源、抓紧新建项目启动、抓紧细化冬季保供方案,确保“煤改气”用气、确保管网应通尽通、确保储气库应储尽储、确保压非保民平稳有序。

  中国已成为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的最大驱动力之一。中宇资讯天然气分析师孙阳对第一财经表示,2017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增长3%,即960亿立方米,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天然气消费增长主要来自中国(310亿立方米)、中东(280亿立方米)和欧洲(260亿立方米)。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减少了1.2%,合110亿立方米。

  去年在全国许多地区出现的“气荒”,凸显天然气调峰保供的紧迫性,也倒逼储气设施进一步科学合理布局。作为央企的“三桶油”,已经在推进管网优化和储气库建设等方面加快布局。

  在管道互联互通方面,年初以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通力合作,将通过广东区域内LNG接收站与西气东输二线联通、通过广西LNG接收站与中缅管道联通、实施中卫—贵阳输气通道联络增输工程、陕京四线增输工程,确保今年冬季采暖前形成“南气北上”3000万立方米/日的能力,明年冬季供暖前形成“南气北上”6000万立方米/日、陕京四线形成8000万立方米/日的输气能力。同时实施大连LNG、双6储气库外输通道增输联络工程,形成东北天然气输往华北700万立方米/日的能力。

  在储气库建设和扩容方面,第一财经此前从中国石油获悉,华北油田苏桥储气库群通过治理老井、开钻新井、增加注气量等方式,加大储气库扩容达容工作力度。按照“多注多采”的原则,一方面尽快“采转注”,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储气调峰能力,扩容达容,备足“冬粮”。截至7月底,苏桥储气库群今年累计注气4.27亿立方米,完成年度注气量的71.17%。

  此外,从中国石化了解到,在建的文23储气库是国内最大的储气库之一。文23储气库设计库容104亿立方米,建成后有效工作气量40亿立方米以上,将极大缓解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在用气高峰期间的用气紧张局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