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惊现“共享工厂” 小散乱污企业有救了!

   2020-07-18 IP属地 火星聪慧网sxxjymysxxjymy30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06分21秒

    慧聪涂料网讯:以专业镇起家的广东省中山市曾面临发展的瓶颈:“小而全”“小而散”,行业内同质竞争,低价内耗,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强。因此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遇到缺乏技术、缺乏资金、缺乏人才等共性难题。

    中山市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8个专业镇、5万家工业企业,其中又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大涌镇的红木家具在粤港澳一带名气很大,但因为克服不了气候对木材造成的开裂而“过不了长江”,一度成为大涌红木家具行业的致命伤。

    为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去年以来,中山市在多个行业建设“共性工厂”,以解决行业共性难点痛点。

位于中山美居产业园的智能裁剪快速加工公共服务平台是全省首个制衣类“共性工厂”

位于中山美居产业园的智能裁剪快速加工公共服务平台是全省首个制衣类“共性工厂”

    22日上午,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焦兰生到大涌镇调研“共性工厂”建设情况。他指出,“共性工厂”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注重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形成好的商业模式,服务广大企业。

    家具企业可“拎包入住”

    在中山市红木家具专业镇大涌镇,焦兰生调研了瑞达家具(共性工厂)环保治理中心的运营情况。在这栋6层厂房的楼顶,废气处理设施嗡嗡作响,把家具生产喷漆工序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放到空气中。

    由于中山市家具制造业、印刷业、五金加工和电子电路板制造业发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VOCs也成为大气主要污染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山市出台《中山市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行动计划(2017—2020年)》,推进“共性工厂”建设就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去年底,瑞达家具(共性工厂)环保治理中心在大涌镇建成,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首个家具行业集中式喷漆废气处理试点项目,以高标准的环保治理设施解决中小型家具企业喷漆尾气和废水处理问题。

    在这个“共性工厂”中,喷漆房和晾干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通过水帘柜吸收到位于天台的废气处理设施,经过一系列除漆雾粉尘、过滤等工序后,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箱,通过催化燃烧加以净化,最终实现达标排放。

    这个“共性工厂”为企业提供场地、喷漆房和环保处理设施,可同时服务10家企业,家具企业不仅可以“拎包入住”,还可以利用这些设备承接其他企业的喷漆需求。目前,大涌镇正计划在全镇建设10个“共性工厂”项目,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随着环保准入门槛的提高,污染治理措施不达要求的企业必定会被淘汰,“共性工厂”的出现则为解决家具行业痛点提供了新路径。

    焦兰生指出,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废水废气如果分散处理,不仅中小企业难以负担,处理效果也不好,“我们应该支持‘共性工厂’建设,把小企业投资不了,做不到的事情做起来。”

    他说,红木家具产业作为中山的特色、优质产业,应该要扶持好。建设“共性工厂”是为了降低企业的治污成本,同时实现规模化。他鼓励该“共性工厂”运营方提高服务质量、改进工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把大涌的红木企业吸引过来,以市场运作的模式服务好本土企业。

    智能裁剪平台最高可为企业节省20%成本

    事实上,瑞达家具(共性工厂)环保治理中心是全省首个家具行业喷漆“共性工厂”,而在中山其他制造领域,“共性工厂”也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便利的智能化技术服务。

    同样在小榄镇,为帮助企业破解人手打磨抛光的环保、安全等问题,推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升级换代,去年聚享机器人(中山)有限公司与巨轮智能合作共建智能·共享机器人打磨抛光平台,搭建打磨抛光智能“共性工厂”,通过共享厂房设施、技术人才、智能设备,为企业提供打磨抛光整体解决方案、来料加工、设备租赁、技术输出等服务。

    该平台已于今年3月27日正式运营,共建成8条机器人打磨抛光生产线、100多台六轴工业机械手,实现全自动生产,24小时不间断工作。

    记者手记

    制造业和“共享经济”擦出新火花

    从交通出行到周边配送,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创新创业领域,共享办公室、众创空间等也引领过风潮。而在中山出现的这一系列“共性工厂”正是制造业与共享经济擦出的新火花。

    几家“共性工厂”的运营方也不约而同地提到“共享经济”这一概念:拥有技术和设备的运营方只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就可以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生产制造各个环节的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双赢。在可以想象的未来,创业者、经营者只要有好的创意或者产品,甚至不需要厂房就可以进军制造业。

    除了帮助中小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共性工厂”的出现对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整体智能制造水平都将作出巨大贡献。通过共享的方式,智能化设备的使用率大幅提高,同时也将加速设备的研发和技术水平提高。

    目前来看,“共性工厂”拥有令人期待的发展势头,然而最关键的还是如何找到最佳的运营模式,利用成本和技术优势,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乐意使用“共性工厂”,更有效地整合分散在产业上下游的各种资源,真正实现节约、集约化生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