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净水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的深入进行,人们对家电的品牌、品质以及功能都有更多更新的要求,小家电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市场发展空间极大。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18年,小家电市场表现突出,增长了39.5%,零售额跨过千亿元大关。各类相关厂商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譬如智能空气净化器、料理机、厨师机、电动牙刷、无绳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等。
然而与此同时,行业火爆,但瑜不掩瑕,整个小家电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承受着很多质疑,例如质量、品类选择等。而今,透过小家电市场发展的常态化特征,亦让我们对大的商业环境衍变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消费互联网到2T物联网的底层衍化:规模效应势微,生态效应走俏
制造业底蕴不再是进军家电领域的唯一指标?如今,小家电市场似乎就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印象。
工业化时期的资本积累已经完成,而在后工业化时代,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面临重组。过去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几年,尤其是技术驱动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在智能化、产业互联网等诸多浪潮的驱使下,家电行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变化。
就小家电而言,目前行业大致可分为三类玩家:家电土著巨头、野蛮人、垂直企业。
家电土著巨头:家电土著力量主要包括格力、美的、苏泊尔、飞科等。这些企业本身具备强悍的家电制造业功底,在小家电方面主要盯着几个自己擅长且市场需求较大的一些分类。
互联网“野蛮人”:代表企业是小米,款小米系列智能终端产品品类非常多,通过资本、跨界等方式扩张规模。主要优势在于互联网思维上的优势。就像之前小米手机不靠硬件获取主要利润,而是通过控制硬件获得高活跃度、高转化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在小家电市场上也是同一道理。
垂直企业;这其中的代表是小狗电器、小熊电器。前者专注于清洁电器研发,主打吸尘器、除螨仪及扫地机器人。后者主攻创意小家电研发,电商都是二者的主要销售渠道,主要优势在于垂直,注意力不会过于分散,可以专心去做小家电这件事。
不难发现,传统家电巨头、互联网“野蛮人”、小家电垂直企业,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这也是它们进入小家电江湖的入场券。如此看来,前面我们提到的“制造业底蕴不再是进军家电领域的唯一指标?”已经有了答案,但这似乎与之前我们印象中的制造业有所不同,在互联网江湖团队看来,决定这一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商业底层逻辑的改变。
在此我们不妨总结一下当下企业经营的这几大变化;
单一项目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短兵相见”越来越少,更强调生态的组合效应。例如美团到店和外卖是赚钱的,但是依旧还需要业务扩张;电商领域,“一站式”的阿里和京东,对聚美、当当等垂直电商的“挤出”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生态的优势。
流量质量大于流量数量,场景大于流量,留存大于拉新的时代到来,只有人、货、场这三者都对了,才形成有效的成交和转化,单纯的硬件取胜、规模取胜的时代过去,未来更强调多场景下的互联互通。
分久必合,移动互联网被各个移动应用所割裂,碎片化、割裂化是其中主要的特征。但现如今,原先各个相对封闭的体系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共生体系。因而近期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传统工业强调组织有序,而未来的组织更强调平台化;未来企业要么平台化,要么被平台化”。
从小家电产业自身来看,SKU太多,它也不像空调、电视、洗衣机那样成为刚需型产品,更多的还是基于消费升级下品质生活所需要的改善型家电,靠单品规模化决胜的风险较高。
由此可见,对于小家电而言,无论是从大的商业环境来看还是考虑行业自身特征,传统模式下的规模效应作用越来越小,只得采取新的商业思维。
这些企业布局小家电的企业们一是看到市场确实存在需求上的热度,二是看到家电之间的互联互通的商业价值。尤其是之前火热的智能路由器、智能音箱等小家电都曾肩负着智能家居的入口价值这一重任,家庭物联网又被誉为是IoT落地的第一个场景,因而广撒网布局小家电具备长期价值投资的要求。
家庭IOT不同于过去各个节点(家电)之间孤岛式的状态,广大企业开始跑马圈地布局IoT,通过IoT平台,连接各式各样的小家电,从而更好地发力家庭物联网。
所涉及到的不只是制造业。包括设备、传感器和人员相互连接和通信,用户运营、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和传递,分散决策自主决策等,多了更多的技术和运营方面。这样复杂形态的物种,只是理想形态,就目前而言具备某一方面专长的,就等于拿到了入局小家电市场的入场券。
由此可见,对于小家电市场发展的底层逻辑而言,就是从原先的规模效应转化为生态效应,进而发挥以IoT平台为核心,一边是企业一边是不同终端的双边网络效应。
产业自身演化逻辑:当下看营销与市场,未来拼技术与底蕴
小家电市场的三类玩家各有所长,但与此同时它们各自的短板也在被逐渐放大开来,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家电市场的产业演化逻辑。
对于传统家电巨头而言,制造业核心技术功底和相关专利优势非常明显,这是其它两方玩家不可逾越的护城河。其思维路径主要还是硬件+线下渠道的形态,它们即便在做家庭IOT,但多少还会暴露出此前互联网入口思维以及用户运营思维方面的短板。
对于以小米来说,具备技术基因以及互联网思维上的优势。缺陷在于其制造业底蕴与传统家电厂商相比差距很明显。因而网上关于小米小家电的好评不少,但时不时比较高频的会出现有网友吐槽质量的。与此同时,小米广撒网的行为还是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的。它是以智能手机销售作为自己的前端入口和资金来源,来支撑其它新兴业务的开展和布局,但就手机行业而言,整体已经趋于饱和,缺乏大的换机潮,销量增跌的不确定性较大。
至于小狗、小熊,问题会更多一些。首先是相对于老牌家电企业以及小米,这两家在品牌辨识度以及认可程度上落了下乘。
其次是电商的模式,去年两家都递交了招股书,但也由于电商行业的“刷单”行为较多引起证监会的关注和询问。在专利这款,小熊电器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的主要产品并没有相应的发明专利。而小狗电器这边更是存在未决诉讼两项,涉及公司商标及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最后,在产品质量方面,关于这两家产品质量问题的曝出更是时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