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国内浮法玻璃市场走势持续表现低迷,直到7月底8月初,市场开始出现反弹,从以下价格走势图中可以看出,这与2014年的价格走势十分相似。虽然同样都是震荡下滑的走势,但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半年的下滑之路相对平缓。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玻璃均价从年初最高点到8月初最低点跌幅达到23.9%,而今年年初到7月下旬价格最低点跌幅约9.9%。
历史是如此的相似,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点,两条价格曲线都出现了拐点,市场开始反弹。但是反弹的原因和结果是又是怎样呢?
跌后反弹行情重演,阅兵“限产”影响贡献巨大
2014年8月初,压抑了7个多月的时间之后,在旺季即将到来、业者预测价格已基本触底、下游进货补仓等多重因素的提振下,玻璃市场成交量陡增,交投气氛骤然活跃起来。让业者记忆深刻的便是,当时价格几乎是“每日一涨”,从以上图中也可以看出,价格上涨的速度十分迅猛。
那么今年7月下旬开始的那波反弹行情原因又是什么呢?据业内人士分析,与2014年相比,除了上半年市场持续低迷压抑、预测价格已触底、旺季将至等相似的原因之外,多了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即9月初北京阅兵式期间周边地区“限产、限行”的消息在业内的持续发酵。
7月下旬北京市政府表示,为保障盛大阅兵的“蓝色天幕”,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大阅兵期间,北京将联合周边六省区市共同启动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方案,标准将参照APEC期间的保障方案。随后,业内便传出“8月15日—9月5日北京市政府严厉要求所有钢铁厂家停工20天”的消息,那么,同样作为高耗能高污染建材行业的平板玻璃厂家也必将受到类似的“限产、停产”的管控。于是,“8月20日-9月5日期间沙河地区所有玻璃生产企业限产30%”等类似的消息开始出现,市场也在此消息持续发酵下开始进入强势反弹阶段。截止到8月20日,全国玻璃均价比7月下旬最低点上涨4.95%。
限行开始市场趋稳,旺季能否持续
20日开始,京津及河北部分地区开始限行,运输不便对周边生产商走货产生了明显影响,24日起沙河地区“限产”、“限行”政策开始全面执行。而此前价格上涨期间下游已经备货,前期旺盛的市场交投逐渐降温,生产企业产销率下滑。但前期库存多已削减至低位,因此生产商仍维持价格坚挺或小幅试探调整,而观望心态越来越浓厚。
2014年下半年的上涨行情仅在8-9月份维持了约1个半月左右的时间,10-11月份本应属于旺季但却难逃低迷下行走势。那么今年的旺季能维持多久呢?
央行降准降息的“双降”政策及楼市十年“限外令”松绑,都对楼市产生利好面,但短时间内无法传导到玻璃市场;此前市场价格较大幅度的提涨在一定程度上,或提前透支了部分传统旺季的行情;今年的传统旺季如何还要看终端实质性需求的支撑,而为力保国民经济增速,下半年国家层面基建投资将提速,或许会为现阶段较为低迷的需求端增加些许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