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泛家居产业“资本论”:奥普家居、酷家乐、三维家、居然之家、爱丽、扬子地板

   2020-10-01 好家居sxxjymy40
核心提示:编辑:门窗资源网 坤书

“罗胖”罗振宇曾说:钱是世上最聪明的东西,因为钱是最负责的东西。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2019泛家居产业的“资本论”,回顾一下19年以来,奥普家居、酷家乐、三维家、居然之家、爱丽、扬子地板等在资本市场的成败荣辱!

2019泛家居产业“资本论”:奥普家居、酷家乐、三维家、居然之家、爱丽、扬子地板等的成败荣辱!

事实上,在定制家居兴起之前,泛家居产业的投资事件更多是从经营者角度来投的,而不是作为一个投资标的。过去,家居企业受制于地域性、人们的喜好多样性、工艺制作等原因,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采购,往往都是作坊式生产,现金流充足,不需要太多的金融资本进入。后来可以大规模生产和全国范围销售的定制类家居的兴起,为资本的进入提供了可能性。

01 “开门红”——奥普家居

奥普家居主要从事浴霸、集成吊顶等家居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的提供,目前已推出新风、智爱、暖锋、纯平等多个系列浴霸产品,大师、欧梵、印象、自由π等多个系列集成吊顶产品。

2020年1月15日,奥普家居发行的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2020年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奥普家居”, 股票代码“603551”,本次共发行4001万股社会流通股。截至1月15日上午九点三十分,奥普家居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43.98%,至21.9元/股,总市值为87.6亿元。毋庸置疑的是,奥普家居成为了2020年泛家居产业在资本市场上“最成功的崽”。

2019泛家居产业“资本论”:奥普家居、酷家乐、三维家、居然之家、爱丽、扬子地板等的成败荣辱!

值得一提的是,奥普家居并非首次谋求资本市场上市,其原间接控股股东奥普集团曾于2006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2016年9月完成香港联合交易所退市流程,有分析认为,奥普家居香港退市与港股估值较低有关。2016年奥普集团完成私有化退市,经过多次改制重组开始转战A股上市之路。

2018年6月8日,奥普家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5个多月后,证监会于2018年11月16日给出反馈意见,2018年12月5日奥普家居再次提交招股说明书。直至2019年11月7日,中国证监会召开了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168、169次工作会议,结果显示,奥普家居成功过会,计划募集资金9.18亿元。计划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奥普(嘉兴)生产基地建设项建设、营销渠道建设项目。

2019年12月31日凌晨,奥普家居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公告》,奥普家居计划发行4001万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10%,每股发行价格为15.21元。本次发行预计募集资金总额6.0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5.4亿元。

皇天不负有心人。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至今,经历了一年半左右时间,奥普家居最终成功登陆上交所。

02“独角兽”——酷家乐

2018年10月25日,酷家乐宣布完成新一轮D+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原股东顺为资本、GGV纪源资本等跟投。此轮融资过后,酷家乐估值超10亿美元,一个新的独角兽宣告诞生。

酷家乐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大家居全案设计平台及生态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设立在杭州、上海两地的KooLab前沿技术实验室、云设计技术研究院和“黄埔研究院”,构成集聚技术势能的“一体三翼”,每年投入充足的资源用于软硬件开发和技术的迭代更新。

2019泛家居产业“资本论”:奥普家居、酷家乐、三维家、居然之家、爱丽、扬子地板等的成败荣辱!

秉承“技术改变世界”的信念,酷家乐一直努力通过科技加持,汇聚行业生态力量,赋能家居行业数字化转型。据悉,酷家乐平台总注册用户超2500万,其中注册设计师800万。平台累计生成家居设计方案超2亿个,合作16000余家品牌企业。中国家居市场覆盖率超过70%,并且业务国际化,在北美、东南亚地区均已有本地化部署。

事实上,投资机构为之看好、酷家乐为之奋斗的,不仅是酷家乐创立8年以来高筑的技术壁垒和已经被验证的商业模式,更是家居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的发展机遇,以及处于“爆发前夜”的中国智造。

D+轮融资后的“独角兽”-酷家乐2020将会在泛家居行业溅起什么样的涟漪呢?值得期待。

03 “不差钱”——三维家

自由现金流代表了企业每年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的多少。无论商业模式多好,护城河多宽,ROE多高,成长性多强,都必须获取现金流才能存活下来。

2019年10月30日,三维家在“C引力”C轮融资暨新战略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在2019年的资本寒冬之际,迎来了阿里巴巴C轮入股,五个亿的现金已经全部入账,一时之间,估值达到28亿元人民币的三维家不仅增长速度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而且“不差钱”。

在中国,阿里系被公认为战略定位最准、趋势把握最精的巨无霸之一,阿里躺平+三维家,切实撼动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价值的认知。在产品、渠道的基础上,构建了更加坚实的流量为王的壁垒,而这是阿里大格局和三维家的深耕产业B端互相的需要。

2019泛家居产业“资本论”:奥普家居、酷家乐、三维家、居然之家、爱丽、扬子地板等的成败荣辱!

据了解,三维家C轮融资的战略是“一体两翼”——一体是三维家的SaaS矩阵,两翼分别为S2b2c整装小b产品分销平台,和F2B2C新零售新制造营销平台。所以本轮融资之后,资金多用于技术开发,诸如AI算法排产应用,IoT互联技术赋能、机器人及设备改造、自动化控制系统强化。

“躺平”平台+三维家互联互通,设计师、达人、导购设计师和搭配师等通过三维家的设计工具,模型即商品,对消费者来说,“所见即所得,所得即交易”,既可以线上购买,也可以线下体验。与此同时,阿里还会匹配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这意味着,阿里在C端的巨大流量与三维家的B端供应链,甚至B端生产端无缝链接。

2020年,“不差钱”的三维家是否能够实现打破边界“贯通前后端”,推出C2M智能制造,继而通过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升级的打法,通过流量平台+软件平台+交易平台,转变为“全渠道销售解决方案服务商”的目标?拭目以待!

04 “明星”——居然之家

2019年12月26日,武汉中商更名居然之家,这意味着居然之家正式登陆A股,当日开盘价11元,市值达662.2亿元,并一度涨至694.1亿。国资借壳在之前的市场上绝无仅有,居然之家这一次的借壳相当顺利,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就成功挂牌,堪称明星。

居然之家的上市绝非偶然,其定位从来不是家居流通卖场,数字化转型以及新零售改造成为很多投资人心中的标杆。据了解,未来商业发展,业态会不断融合,居然之家将实现百货、购物中心、商超业态与家居零售业态的跨界融合,并结合居然新零售及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经验实现业态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居然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大家居”与“大消费”融合,以及产业链上下游融合。

2019泛家居产业“资本论”:奥普家居、酷家乐、三维家、居然之家、爱丽、扬子地板等的成败荣辱!

2018年初,居然之家宣布获得来自阿里巴巴、泰康集团、加华资本等投资机构达130亿元的联合投资。一并参与投资的还有信中利、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博裕资本、九鼎投资、中诚信、民生银行、中信建投、工商银行等多家知名机构,投后估值为363亿元。公开资料显示,这是2018年国内首单百亿级别的战略融资合作。

对于实业家而言,拓展市场永远是最重要的,身后站着互联网、产业、金融资本三方力量,让“明星”居然之家有更多弹药洒向前端市场。2019天猫“双11”期间,居然之家实现销售额达208.81亿元,比2018业绩提升了74%,其中新零售门店销售达97.64亿元,几乎贡献了总销售额的“半边天”。

2020年,上市后的“明星”居然之家正以积极的姿态,卓越的居然速度,朝着“千店千亿”大梦想冲刺。

05 “过山车”——爱丽家居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事有成败荣辱。不同于前文的几大企业,12月5日首发申请过会的张家港爱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备受业界质疑——

其一,将登陆上交所主板的爱丽家居,拟发行6000万股,募集资金10.1亿元,其募资额中1.21亿元拟用于研发总部大楼建设项目却引发关注:其长期科研投入“抠门”,此次拟用募资款大手笔投建研发总部大楼,难道真是“花别人的钱不心疼”?

其二,爱丽家居IPO前夕,两自然人股东突击入股也被质疑信息披露不全,一度质疑是否涉及利益输送。

爱丽家居是国内PVC塑料地板生产及出口企业之一。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PVC塑料地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悬浮地板、锁扣地板以及普通地板。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宋氏家族”占了96.73%的表决权,在爱丽家居中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即便是发行后公众股占25%,稀释后的宋氏家族所控制表决权仍超过70%以上,其内部治理独立性存在隐忧。

2017年12月25日,发行人召开股东会,同意马建新、王剑丰分别以324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36万元,同年12月29日江苏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同一天发行人在《江苏经济报》发布接受上市辅导公告,2018年12月17日爱丽爱居向证监会申报上市,两自然人股东增资入股距离申报不足一年。同时,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更多的信息显示该两自然人股东的基本情况。无怪乎,两名自然人股东在公司IPO前夕的突然增资入股引人质疑。

2019泛家居产业“资本论”:奥普家居、酷家乐、三维家、居然之家、爱丽、扬子地板等的成败荣辱!

除此之外,爱丽家居的研发费用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其招股书的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爱丽家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12.07万元、414.69万元、1269.27万元和631.7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33%、0.39%、0.92%和1.11%。而根据2016年—2018年的可比数据: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的平均值分别为3.71%、3.67%和3.63%,皆数倍于爱丽家居,尤其是2016年爱丽家居研发费用率不足行业平均值的1/10。

对研发投入长期“抠门”的同时,爱丽家居在股利分配方面却毫不手软,在2017年8月股利分配高达2.36亿元。

因此,此次爱丽家居拟用1.21亿元募资款投入总部研发大楼建设,同时拟投资1.58亿元用于“PVC地板生产线自动化建设”项目。如此大手笔投入和公司长期远低于行业的研发费用率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无法解释受丽家居在招股书中的相关说明—— “公司主要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及技术已相对成熟,公司研发活动更多基于原有产品、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该等研发投入规模相对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据投资时报,爱丽家居,净利润方面如同“过山车”一般“上起下伏”。报告期内,爱丽家居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2.19亿元、1.15亿元及7931.33万元。其中,201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84.03%,而2017年该财务指标又同比大幅下降47.49%。同年,爱丽家居甚至出现增收减利的状况,营业收入同比10.36%增长,而净利润却同比下滑近五成。

此外,爱丽家居还被媒体质疑大客户依赖、虚增营收、净利润增长“阴晴不定”、多项财务数据存疑等等,如此种种,即使已首发申请过会,爱丽家居今后的发展仍旧使得投资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如何稳定投资者对自己的信心,会是爱丽家居2020年的重心之一,期待它的破局之道。

06 “夙愿落空”——扬子地板

是非成败转头空。2019年12月6日晚间,扬子地板在全国股转系统披露的公告显示,中国证监会于2019年12月4日下发了《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 》,公司IPO终止审查。这意味着排队数年后,作为国内主要的木地板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企业之一,扬子地板试图转板A股的夙愿落空。

扬子地板成立于2010年12月14日,2014年1月24日在新三板挂牌。招股书显示,扬子地板主要提供强化复合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实木地板、多层板等类别。回溯历史,扬子地板冲击A股之路要追溯到2016年。

2019泛家居产业“资本论”:奥普家居、酷家乐、三维家、居然之家、爱丽、扬子地板等的成败荣辱!

2016年9月,扬子地板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书申报稿,2016年9月30日起,扬子地板在新三板暂停转让,并于2016年10月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2017年12月22日扬子地板首发申请反馈意见出炉。

从首发申请反馈意见来看,证监会对扬子地板从规范性、信息披露等方面共计提出了52个问题。诸如,2014年,扬子地板向34名核心员工及无锡浚源、滁州浚源等外部投资者发行股份。在首发申请反馈意见中,证监会要求保荐机构和会计师进一步说明股份发行的定价依据及公允性,是否属于股份支付的情况,并发表明确的意见。虽经历了诸多努力,然而,排队两年后,扬子地板IPO最终遭遇终止审查的尴尬。

事实上,数据显示,扬子地板自2018年开始,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处于下滑状态——

2018年扬子地板实现的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6亿元,同比下滑4.96%。

2019年上半年,扬子地板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6.25%;实现归母净利润2124.25万元,同比下降37.04%。

2019年前三季度,同比下滑幅度为5.59%。

此外,扬子地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月发生数为-4350.61万元,上期同期为4228.18万元,较上期减少202.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9月发生数为-2219.51 万元,上期同期为1822.44万元,较上期减少221.79%。营收,净利润双双下降的背景下,扬子地板的IPO之路只能无疾而终了。

“夙愿落空”的扬子地板,除了眼下之虑是扭转业绩下滑的颓势,无论是募投项目,还是在研新品,其后劲发展似乎也不足。业绩疲软的窘境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横亘在其闯关时迈不过去的一道高门槛。

除此之外,产品质量、供应商问题频发等,也同样给其蒙上一层阴影,如何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将是2020年扬子地板需要关注的重点。众所周知,木地板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健康,对于一家地板公司而言,产品质量问题至关重要。

07 总结

当前的家居行业已经驶入转型的深水区,产业升级之战一触即发,在地震之中,谁也无法保证今日巨人还将是明日龙头,不论大小,这个圈子里的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巨大变动,不进则退是商业社会永恒的法则。

庞然大物不可能骤然转身,企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改变都需要徐徐图之,如何选择一种最小付出、最高回报可能的方式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

不论是强强联合打造全渠道销售解决方案,还是通过融资布局产业生态平台,抑或是用新零售的方式与实现强链接形成“千店千亿”效应,我们需要肯定的是,行业的“资本”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可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