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山中荣爆炸看电镀企业安全生产问题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37分18秒

    慧聪表面处理网讯: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疑似因粉尘爆炸引发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事故截止4日上午8时已造成死亡71人,伤186人,引起了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爆炸的背后折射出许多问题,尤其是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从众多媒体的报道到可以看到,生产车间的工人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认识存在很大问题,并不知道粉末会发生爆炸。

    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创办于1998年,是美国通用汽车的全球供货商中信戴卡的供货商。该公司核心业务是生产电镀铝合金轮毂,月产量达8万余片。其官网显示,该公司现有厂房面积4.8万平方米,职工450名,建成4条现代化全自动电镀生产线。在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电镀车间上班的王先生介绍,此次发生爆炸的是抛光二车间,位于厂区的西南部,是一栋二层结构的建筑,部分采用了彩钢板结构。

    抛光是轮毂生产中一道必要工序,抛光之后轮毂可获得光顺的表面,之后再进行电镀或涂装。然而,这道让汽车轮毂“光鲜”的工序,却是生产线工人的毒药。轮毂抛光工序产生大量铝等金属粉尘,而且在抛光过程中出现火星是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抛光车间除尘设备一定要起到作用,通风要良好。但中荣多名工人证实,由于抛光车间里粉尘太多,怕污染外面,车间要求不得开窗通风。当生产车间的粉尘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任何火星都能引发爆炸,在相关调查没有结束之前,我们还无法得知具体缘由。但爆炸的威力,鲜血和生命已经赤裸裸的证明了这一切的可怕。

    粉尘引发爆炸 危害巨大

    在震惊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粉尘爆炸。简单地讲,粉尘爆炸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最常见的可燃粉尘有煤粉尘、玉米粉尘、土豆粉尘、铝粉尘、镁粉尘、硫黄粉尘等。但是粉尘可燃不意味着一定会爆炸,粉尘爆炸主要有两大条件:一是达到一定浓度,二是要有明火。按规定,这种车间的安全要求极高,无论是粉尘浓度、通风还是明火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礼敬说,当粉尘悬浮于空中,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时,遇到火源(包括明火、静电、摩擦等)就会发生爆炸。至于造成伤害大小,和粉尘量、空间及作业现场人员密集程度等都有关。

    粉尘爆炸可能出现的范围很大,化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饮料加工等企业时有发生。粉尘爆炸破坏力大,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短时间内爆炸中心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与扬起的粉尘混合,从而引发第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较高,故威力较大。

    粉尘爆炸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要原因是企业无视危险性。我国许多发生特大恶性粉尘爆炸事故的企业,在大灾难之前已经发生过小事故,但被错认为是普通火灾。普遍原因是企业管理混乱,政府监管无力。直接原因是没有粉尘爆炸防护措施。我国80%以上的粉尘爆炸事故,都缺乏粉尘爆炸防护措施。此外,爆炸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

    电镀行业企业职业健康安全和危害防控措施

    1、厂区平面布置措施

    ⑴、厂房和化学品库房应与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场所分开设置,且保持安全距离。

    ⑵、高毒有害作业与低毒无害作业相对分离布置。

    ⑶、含氰镀槽应与酸性物质保持安全距离,或有效隔离。

    ⑷、剧毒品库房应远离热源、电源、火源和居民区,宜靠近使用场所。

    ⑸、喷漆等易燃易爆生产部位宜设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或多层厂房的最上一层靠外墙处,与周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2、防毒对策措施

    ⑴、剧毒品的储存和使用场所应设防盗报警装置,且建筑结构完整,门窗严谨,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⑵、剧毒品的包装容器和包装袋不许随便丢弃,应消毒后由供应商回收,专用的分取容器应存放在库房内。

    ⑶、改革工艺,尽量使用低毒无害的工艺和物质,采用低氰或无氰的生产工艺。

    ⑷、电镀生产应机械化、自动控制、有毒物质生产装置应密闭化,以减少人员与有毒物质的接触,并避免氰化物与酸类物质混合、接触。

    ⑸、改善通风状况,喷漆、电泳和油墨涂敷等岗位采用正压送风,酸雾、漆雾、有毒气体和粉尘应吸收处理或高空排放。

    ⑹、严格控制工作温度和电流密度等。

    ⑺、配备氰化物的急救药物,如严硝酸异戊酯。

    3、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和防护用品的配备

    ⑴、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腐蚀品、高温物质和粉尘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橡胶手套、护目镜、水鞋、呼吸器和防护服等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

    ⑵、高温季节应有防暑降温措施,除加强通风外,还可采取屋顶喷淋降温、提供防暑清凉饮料和药品,并注意防暑知识和临时急救方法的教育。

    ⑶、高噪声设备应合理布局,尽量隔离布置。

    ⑷、抛光、拉丝和喷砂等岗位应强制通风。

    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大对电镀企业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行动。必须严格落实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培训考核、接触危害职工健康监护、有害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设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识、改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条件、履行职业危害申报等六项整治措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