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蓝天:博弈中彰显企业价值与责任

   2020-07-17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4时41分48秒

    慧聪空调制冷网  氟利昂制冷剂由于对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根据《蒙特利尔协定书》,传统HCFC-22制冷剂正在逐步淘汰,新型环保制冷剂、ODS替代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制冷剂行业正朝着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

    欧美国家在新型制冷剂替代的道路上已经大踏步迈开,以霍尼韦尔为代表的国际氟化工制冷剂知名企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加速推广第四代制冷剂。中国作为制冷剂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这场替代风潮中不可避免的受到更多的关注。那么中国的制冷剂企业是如何应对这场冷媒替代的行业大潮流的,是如何应对市场现实与行业趋势之间的发展矛盾,如何应对国际制冷剂巨头的冲击与压力的?

    带着这些疑惑,在2014年4月9-11日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制冷展上,慧聪空调制冷网走访了国内相关氟化工制冷剂领军企业。10日上午,笔者直接对话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化蓝天集团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晓岗先生,并听取他为我们剖析中国制冷剂替代道路上企业所面临的更多现实问题。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于晓岗接受慧聪空调制冷展专访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于晓岗接受慧聪空调制冷展专访

    新型环保制冷剂是行业不变的趋势

    近几年,全球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绿色环保理念越来越受到追捧,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大潮流。臭氧空洞加剧,温室效应提升,使得对臭氧产生严重破坏的氟利昂制冷剂越加受到排斥。R22制冷剂由于对臭氧层具有较大破坏作用,正面临退市。新型环保、低GWP值制冷剂将受到青睐。

    从长远发展来看,环保、经济、安全将成为未来制冷剂发展的方向,于总也认为,未来新的、更加环保节能的替代品的出现将是不可避免的,第四代产品的主流可能会是HFO-1234yf,可能是氢碳制冷剂,也可能是其他产品。

    作为国内制冷剂企业中的领导者,中化蓝天在替代的道路上,从研发的角度来说,其实已经走了几十年了。作为一家氟化工央企,在替代的路道上,中化蓝天一直在履行自己的责任,践行绿色节能环保理念,着力在环境保护、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中化蓝天在第四代、第五代产品上一直在做着技术储备,持续不断的开发新产品,“一方面是与国外制冷剂企业巨头企业进行博弈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为未来的市场替代做技术储备,一旦某一产品在国外获得广泛应用,中化蓝天将能为现有客户群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让下游企业受益。”中化蓝天第四代制冷剂典型代表“峰冷”品牌系列制冷剂,ODP值和GWP值都很低,从目前客户反馈来看,客户反应效果较好。

    于总也提到,虽然长期来说,推广四代、五代制冷剂,或者其他替代产品肯定是一个大趋势,或者天然工质也是其中一个选择,但这肯定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第三代制冷剂短期内还存在广阔市场

    从行业的长远发展趋势来看,虽然推出新一代低GWP值产品是一个行业不可逆的大趋势,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替代还需要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其中存在很多障碍。

    虽然国外已经在大力推广第四代制冷剂,但国内市场目前主流还是第三代制冷剂,国内企业虽然也在慢慢开始进行第四代、第五代产品的研发,但步子走得比较谨慎。因为能够完全替代第三代制冷剂,并且保证更加经济、安全、环保,在有些领域,目前还是不能完全实现的。例如,以1234yf为代表的第四代制冷剂,由于技术保护和生产成本,价格非常高,并且还有可燃性等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所以,目前第四代制冷剂整体还处于推广应用的阶段,相对大规模应用也仅存在于汽车空调领域,其他领域目前都没有形成规模。所以,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短期内第三代制冷剂还存在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代制冷剂还是会被慢慢削减、淘汰,逐渐被第四代、第五代产品所取代,而这个过程,欧洲国家在替代的道路上走得快一点,而发展中国家走得慢点,步子小一点。

    而中化蓝天作为一家氟化工央企,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所要承担的责任更重。于总也告诉我们,“从行业趋势和发展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开发环保新型制冷剂,进行技术储备,但从市场现实来说,我们又要保护消费者利益。因为如果在发展中国家全面淘汰第三代制冷剂,使用第四代制冷剂,那么很多下游客户就面临着需要用高昂的价格使用制冷剂的窘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