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熔窑电熔锆刚玉砖使用中的5大注意事项

   2020-07-02 门窗网sxxjymy9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02日 08时53分49秒
相关推荐:

  1、还原气氛下制造的电熔错刚玉砖抗侵蚀性较差

  电熔锆刚玉砖玻璃相与高温玻璃液接触会生成高黏度层,这是锆刚玉砖抗蚀性能好的关键。这要求玻璃相软化温度要高,所以砖中除了A1203、ZrO2、Si02、NaZO外,其他成分要少。但是在电炉熔化时由于使用石墨衬砖和石墨电极,因而会产生还原气氛,C和CO会使熔体中的Fe203、TiO2、Si02的一部分被还原成为了低价氧化物,这就使成分组元增加。跟据相率的基本原则可知,这会使液相限温度降低。这样的砖在高温下使用时,玻璃相的黏度大为降低,高黏度的保护层不能形成,玻璃相黏度低,就极易向高温玻璃液扩散,因此砖中的晶相失去了结合剂也会落入玻璃液中,这就使玻璃液中产生条纹和结石。

  而氧化法生产的电熔锆刚玉砖不用石墨衬砖,电极虽然还用石墨,但采用长电弧法熔化,使C在电弧中与空气中的氧结台而产生CO2而不进入熔融体中。这种方法生产的砖碳含量低于0.005%,因而抗蚀性大为增加。

  同时用还原法制造的错刚玉砖还会在玻璃中产生气泡。这是由于砖的玻璃相中低价氧化物和其他物质如C都具有强还原性,它们与玻璃液接触时要夺取溶于玻璃液中的氧。这就使可溶于玻璃中的气体改变成分,变成不易溶于玻璃液的气体而成为气泡。如溶于玻璃液中的S03被还原成SO2。SO2在玻璃液中的溶解度低,因而成为气泡。这就使玻璃液质量下降。

  2、热膨胀的不规则变化

  电熔锆刚玉砖的特点是组织稳定而致密,耐玻璃液侵蚀性很强。在900-1200℃间有反常膨胀现象,这是由于Zr02单斜晶形型转变为ZrO2正方晶型造成的,它可供玻璃池窑烤窑和运行时参考。

  由于AZS砖中其他成分影响,晶形转变温度在+-50℃内波动。因此使用时,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在950-1150℃温度变化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15℃/h。

  锆石的异常膨胀和收缩可以由玻璃相作为缓冲,不致产生裂纹。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成分中引入0.15%-0.20%的B2O3,这样使AZS砖体中含有的玻城相不但坑热冲击性更好,而且对于异常膨胀有缓冲作用。但是温度变化大或在此温度范围内反复波动,也会产生龟裂。所以在升温烤窑时,在950一115O℃范围内升温要平稳。在温度经常变化的部位(如料口等)使用时,外面要用其他砖保护。

  3、电绝缘性

  在使用全电熔和电助熔方法时,要求电极砖在高温下有良好的电绝缘性。锆刚玉砖电绝缘性较好,并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由此可看出在生产钠钙玻璃池炉中电极砖可使用锆刚玉砖。但生产高硼硅玻璃时,要用AZS-41号砖或锆英石砖。否则不但电力消耗无法控制,而且会将砖熔化,损坏电极,污染玻璃液。

  4、热传导性

  锆刚玉砖热传导性大于黏土砖的2倍。因此这种作池壁砖时,在液面附近需要的冷却风量,应比黏土砖作池壁砖时大一倍。以达到充分冷却的效果,使锆刚玉砖的优点充分发挥。

  5、AZS电熔砖和AIZO3电熔砖的区别

  在高温下使耐玻璃侵蚀性如下:AZS-41#> AZS-36#> AZS-33#>α-β-A1203,但是AZS砖抗污染性却不如氧化铝系电铸砖。这是因为氧化铝系电铸砖十分纯净,百分之九十几都是A12O3在玻璃液中砖体表面生成的霞石变质层的黏度不如含Zro2的霞石变质层黏度大,它比较容易熔解,所以高温下耐侵蚀性能不如AZS电熔砖。但因为流入玻璃液中的杂物与玻摘液黏度相差越大越不易溶解消除,而氧化铝砖的霞石变质层黏度小,易溶于玻摘液,所以对玻城液的污染就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